“钻木取火”,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的诞生,带来了动力上的深刻革命;而以电子信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进一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汽车电子化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是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汽车产业的最佳手段,也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正使十偃汽车产业发生着深刻变化。
优势彰显,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正逢其时
“十堰的汽车工业在全市经济中处于第一支柱产业地位,占全市工业产值的80%,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0%以上。整车、零部件和研发三大优势为十堰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汽车电子专家、市政府汽车电子产业发展顾问陈光前如是说。
整车生产优势。十偃是全国三大汽车工业基地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十偃目前是全国最主要的商用车基地,是全省汽车工业的龙头和东风公司的大本营,是湖北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集群优势最为明显的地区。
汽车零部件生产优势。十偃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现有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50多家,资产总额达300多亿元,从业人员20多万人,拥有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交易市场。东风公司3/5的资产、2/3的员工以及一半以上的产出在十堰基地,三环专汽、东风渝安、万向通达等一批地方企业快速成长,已形成完备的汽车及零部件工业体系。
汽车产业研发优势。十偃有汽车工业高等院校、国家级汽车工程研究院和27个汽车研发中心,拥有雄厚的汽车研发力量、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完备的试验条件。
雄厚的产业基础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彰显着特殊的产业优势,十偃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正逢其时。
集群发展,打造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从2007年3月开始,市信息产业局对东风零部件、东风客车、东风实业板块及省市重点汽车电子电器企业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确定了十偃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发展目标。
以重型商用车、客车、军车为主要运用平台,以车身电子、底盘电子、发动机电子、车载电子、汽车电器为发展重点,形成五大集群优势:
车身电子产业群,重点发展整车控制器 (VECU)、车身网络总线技术、倒车雷达、汽车仪表显示等车身电子产品,形成年产20万辆份生产能力的产业群;底盘电子产业群,重点发展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等5大系统汽车底盘电子产品,形成年产30万辆份生产能力产业群;发动机电子产业群,重点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天然气发动机电脑点火系统等汽车发动机电子产品,形成年产20万辆份生产能力产业群;车载电子产业群,重点发展车载音响、车载导航、汽车行驶记录仪、车载智能报警器、汽车空调智能控制系统等车载电子产品,形成年产20万辆份生产能力产业群;汽车电器产业群,重点发展汽车开关、门锁、继电器、石英钟、电磁阀、电线束、汽车照明系统、LED车灯等汽车电器产品,形成年产50万辆份配套生产能力的产业群。
通过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群,构建汽车电子产业链,形成汽车电子先进生产制造区、产业聚集区、产品供应集散区、品牌发展强势区,打造区域性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成效显著,电子信息产业引领汽车产业驶上高速路
“金融危机促使我们加大了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研发投入,重视发展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明年,公司将迎来一个新的大发展。”市天涯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徐世军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
再让我们看一组数据:2003年,十堰汽车总产量16.24万辆,十堰地方汽车产量3.1万辆,占全市汽车产量比重19.09%;2008年,十堰汽车总产量30.11万辆,十堰地方汽车产量15.38万辆,所占比重为51.08%。2003年,地方汽车工业产值59.72亿元,2008年达到159.9亿元,增长40%。
从中看出,近年来十偃工业遭遇的“内忧外困”,并没有遏制全市汽车产业逆势上扬的大趋势,电子信息产业已引领十偃汽车产业驶上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