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方面是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国际上将模具制造逐渐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和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的国际采购趋势十分明显,因此展望未来,包括国际国内模具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前景美好,良好的市场环境预示着中国模具工业将会有一个继续得到高速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是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模具发展的环境,特别是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只要各方面政策得当(包括发展环境、财政和税收政策、人员培训等)“十一五"期间,及其到2020年我国模具工业不但会在量和质的方面有一个很大提高,而且会在行业结构、产品水平、开发创新能力、企业体制以及技术进步方面都会取得较大进步。
1)世界模具工业发展趋势: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国家经济增长和技术升级的原动力,模具工业将伴随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共同进步。如前面所介绍的CAD/CAM/CAE技术,快速制模技术等将会有更快的发展和提高。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市场日趋国际化,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如福特汽车,BBC公司等)对我国的模具市场都有很大的兴趣,除商谈购买我们模具,还积极想进行合资合作,目前在国内已有相当一批的模具合资企业,国内很多高档模具都是这些企业制作的,入世以后更加快了外商进入我国模具市场步伐。
2)需求分析:
A、汽车覆盖件模具:全国每年生产几百万辆汽车覆盖件模具需要量很大。目前全国每年进口10多亿美元模具,主要是这种模具占的比重大,当前这类模具我国已有一定基础,可以为中档骄车配套,但水平不高、能力不足,只能满足市场需求的50%。高档骄车覆盖件模具主要依靠进口,今后中高档轿车覆盖件模具是我们要解决的重点模具,争取在2010年时对这类模具可以基本自配,2020年除个别高档轿车外,所有汽车覆盖件模具应基本立足国内配套,并可做到适量出口。
B、精密冲压模具:多工位级进模具代表了冲压模具的发展方向,精度和寿命都要求很高,主要为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仪器仪表、电机电器等行业配套,这类模具国内已有一定的基础,引进了国外技术设备,少数企业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总体上还有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每年还需要进口这类高精度模具,精度最高要达到0.002微米,主要是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引线框架加工使用这类模具。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大型的厚板材多工位级进模,电是发展的重点。
(2)大型及精密型塑料模具:
塑料模具为模具总量近40%,而且这个比例还不断上升。这类模具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大型,一类是精密。大型主要是汽车仪表板,保险杠和为家电产品配备的精密塑料模具,以集成电路塑封模具为代表多层、多腔模具及为农业节水型的喷头精密模具,总量也供不应求,每年进口几亿美元。2010年要基本做到国内可以全部配套,2020年除自己酉己套还可以出口,每年可换取外汇上亿美元。
(3)其它高技术含量模具:
占模具总量8%的压铸模具,大型薄壁压铸模技术含量高,难度大,铝合金压铸模具很有发展前途,虽刚刚起步,但发展前景很好,目前国内加工技术还没有完全过关,还有子午线橡胶轮胎模具也是发展方向,这是高技术含量模具在201 O年在设计制造方面都会有一个大的提高,80%模具基本做到可以自给。
4、问题分析:
1)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都不够合理,我国模具生产厂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自产自酉己的模具车间(分厂),专业模具厂也大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国外模具企业大多是“小而专”“小而精”;模具自产自配比例高达50%,国外不超过30%(主要依靠协作);国内生产的模具属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等类型国家急需的模具比例只有30%左右,国外在60%以上。
2)模具产品的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寿命上比国外有差距。
3)技术创新能力弱,大大制约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严重滞后,缺乏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和物质技术手段,许多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来源依靠国外,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产品制作周期长,技术成果应用的水平低,国际上知名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先进制度技术及工艺不能很好的借鉴运用。
4)产品技术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一方面中低档模具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企业相互恶性竞争,互相压价,影响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市场急需的高档模具、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每年需大量进口。
二、模具产业与技术发展思路及目标:
模具产业与技术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
要突出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大力推进行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市场急需的重点产品,培育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模具企业。
目标:
1)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首先是一般企业普及微机级CAD/CAM技术,预计到2010年全行业达90%以上。重点骨干企业使用工作站CAD/CAM技术,并向企业信息化工程方向发展,模具数控化率一般企业应达50%左右,重点骨干企业达70%以上。模具产品水平到2010年达到国际九十年代末水平,2020年骨干企业达到当代国际水平。
2)建成一批模具行业的强有力的科研开发、制造、培训与信息中心。利用产、学、研方式积极开发研制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
4)对国内急需的进口大量的模具设计制作水平有较大突破:
(2)建成以海尔、海信、科龙等大型模具生产企业为主的大型塑料模具科研生产中心,对此类模具进行攻关,掌握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预计到2010年此类模具70%依靠国内解决,到2020年国产率达90%以上。
(5)应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有较大提高:包括高复杂性、高技术含量的先进模具三维设计和制造技术研发,模具结构设计系统,模具集成成型分析等软件的开发。预计到2010年可以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用于模具设计及复杂模具加工的软件。
三、保障措施:
1、加快体制改革,努力调整产业结构:
模具生产企业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十五”期间体制和机制改革虽已取得较大成效,但多数企业尚未改革或改革步伐不快,因而机制不够活,管理落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应加快改革步伐,一方面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核心内容进行多元化投资的股份制改造,另一方面进行机制转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2、积极培育“龙头”企业,过去我们只强调提高模具厂“小而精”“小而专”的道路,现在根据国内外发展情况来看,应该将“规模效益”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时候了,在国内出现了一批年产值超过上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但世界上还有最大规模的模具企业达到年产值40亿美元。所以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十一五”期间有选择地重点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希望在国家计划中列入几项模具重点项目,成为国家项目,给予支持。
4、鼓励出口,并对国内能生产的模具实行关税保护。
5、加强行业组织协调,建立的反补贴,反倾销保护民族工业的体制。
6、继续实行对模具行业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鉴于模具产品净产值税率高,模具行业比其它机械工业行业平均高出一倍多。从97年开始国家对全国重点160多家模具企业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70%的优惠政策,有力的促进了模具工业快速发展,因此建议继续执行这一优惠政策,或降低增值税税率(从17%降为~5%~10%)或采用其它优惠办法给予支持。
7、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企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