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鋅壓鑄熱流道的應用

2009-11-20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鑄件流道的損耗 對壓鑄有所認識的都會知道,流道或余料是鑄件的一部分,雖然沒有利潤價值,但在生產過程中是無法避免。這部分的
鑄件流道的損耗
對壓鑄有所認識的都會知道,流道或余料是鑄件的一部分,雖然沒有利潤價值,但在生產過程中是無法避免。這部分的成本一般只計算為鑄件成本的固定比率。同時,鑒於鋅合金的可回收性,本地最常見的處理方法是實時投回機爐翻熔,由於需要控制質量問題,用中央熔爐回收流道或廢品亦漸為業界所接受(圖1)。至於爐渣,規模較大的壓鑄廠可能會自行回收,一般會把這些余料售回原料供貨商,換回新料。本地的鋅料回收價一般為新料的五至七成。若沒有良好的環保條件,處理爐渣易造成空氣污染。
以一台160噸熱室壓鑄機為例,每次生產至少150克流道(不包括溢流井),假設以三班生產,生產週期為20秒,機器使用率有80%,年產澆口流道便達190噸。另一例子:以一台80噸機計算,每次生產100克流道,同樣的假設但生產週期改為12秒,年產流道更超過210噸。
由此可見,流道設計影響成本的重要性。
各種回收方式
在回收方法當中,直接把流道投回機爐為最簡單和節省成本的方法。翻熔剛生產的流道無須預熱,而且減少存放的空間,但很難控制熔料的質量,包括爐渣較多,爐溫難以控制,合金成份亦無法得知;更重要的是,它依賴操作員工的工藝,如投入新料的比例,觀察爐水的變化,而員工把溢流井、飛邊投入機爐,不但會令情況更差,這種把廢品直接翻熔的方法亦隱藏了高次品率、模具設計及壓鑄參數不穩定的問題,令管理人員無法有效地作出改善。此方法不適宜生產表面質量要求較高之鑄件,且難以正確計算流道損耗成本。
中央熔爐回收水口及次品開始流行於產量大的壓鑄廠,它的好處非常明顯,就是集中處理回收料可以提高熔爐效率,控制合金質量。如果以金屬液從中央爐直接加入機爐,壓鑄機料溫可保持穩定,少爐渣,如配以自動加料控制,液面高度變化可減至最低。目前流行的中央熔爐分為數類:有較大容量的鑄鐵坩堝爐,不銹鋼坩堝爐,及連續熔化型非坩堝爐。鋅液運輸亦分為數類:有天車式液料運輸,有地面推車式(無軌或有軌)保溫爐(附有送料裝置)運輸及保溫槽式重力輸送裝置,將機爐與中央爐相連。它的缺點是投資較大,只適合單一種合金(這裡暫不討論小型坩堝爐),車間佔地較大,因此小型壓鑄廠(五台機以下)則不太適合,而且舊廠房難於改造配合,故一般只會在建新廠房時才會重新規劃。
使用小型坩堝爐翻熔澆口料,由於缺乏規模效益,成本會較中央熔爐高,因此不以此作計算參考。
翻熔成本的計算
就以使用中央熔爐的方式計算流道的翻熔成本作為參考。以一所公司有五台80噸或160噸壓鑄機為例,假設該設備的投資為50萬,分十年攤分。每年處理約1000噸流道回收料(實際情況應和新料按比例熔化,這裡純粹方便計算翻熔成本)。
攤分流道成本的計算方式
水口的翻熔成本必須算入鑄件的生產成本,最常見的做法是以用料乘固定百分比計算。例如,原料價為$10/公斤,水口翻熔成本為鑄件重量的3%,計算鑄件材料價時便會用$10.3。此方法雖然簡單,但可能令成本計算出現偏差,並隱藏起真實的水口回收成本。現在可用以下例子作一比較:
鑄件A淨重400克,水口流道重100克。
鑄件B淨重同為400克,水口流道重量則為250克。

如用固定百分比計算:

鑄件A與鑄件B的成本應同為($10.3 x 0.4)= $4.12。
如用實際回收成本計算:
鑄件A應為($10 x 0.4 + $0.93 x 0.1) = $4.093
鑄件B應為($10 x 0.4 + $0.93 x 0.25) = $4.233
這差別看似細小,但以20秒作生產週期,機器使用率為80%及以三班生產,每台機每年生產1,261,440次來計算,差別如下:
如用固定比例法,鑄件A與B的成本一樣,但實際上鑄件B的成本較高。從這案例看出,用固定比例法計算鑄件B,不但低估了生產成本,更間接鼓勵設計者不以減少水口流道的重量為目標,應該推廣實際成本法的應用(見下表)。
要減低澆口重量,較常見的是短澆口(短唧咀)設計,及減薄定模板厚度。它使用較長的機器射咀(一般較正常長20mm),配合深穴的進澆口模具設計,以減少澆口重量,以下是一項嶄新的熱室壓鑄澆道設計。
(责任编辑:李孔江 )
下一篇:

科博达安徽产业基地一期工程投产

上一篇:

冲压模具名词术语大集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