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达到85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0%;到2020年实现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10%的战略目标。”昨日,商务部、工信部等六部委出台《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了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的发展目标。
根据《意见》,未来我国将着力推进汽车出口在产品、市场、贸易、企业、售后服务主体结构5个方面的转变。在“十一五”后期和“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巩固传统发展中国家整车中低端市场,拓展汽车零部件国外配套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中高端市场,稳步进入发达国家整车中低端市场。
根据《意见》,未来我国整车出口产品将向经济型轿车、大中小型客车等乘用车、商用车并重转变,出口市场逐步由低端向高端转变。在汽车零部件方面,则要向以机电类、电子类产品为主转变,同时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配套市场,积极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出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分析,从全球汽车贸易形势来看,跨国或跨地区的贸易总量其实有限。日本、美国、欧盟等地的汽车企业早已不靠出口整车来增加贸易额,更多的是到别国投资,根据当地消费特性进行本土化生产。但目前我国汽车出口仍是单一的产品,因此未来将逐步向产品、技术和资本输出相结合转变。出口企业类型也将从单纯的进出口型向营销型转变,同时不再依赖进口商销售网络,而是拥有自主营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