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汽车零件业整合迫在眉睫

2009-10-31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今年中国首次跻身年产销1000万辆汽车大国,但汽车零部件发展却远远跟不上,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
     今年中国首次跻身年产销1000万辆汽车大国,但汽车零部件发展却远远跟不上,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最近在重庆举行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困扰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集中度低、没有自主研发能力、无品牌优势、高端市场没有竞争力等。他呼吁,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目前形势严峻,整合迫在眉睫,国家指导兼并重组的政策应尽早出台。
  外资公司独占高端
  徐长明指出,82%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在1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下,15%的企业销售收入在1至5亿元之间,仅2%的企业销售收入介乎5至10亿元,销售收入超过10亿的企业极少,而且大多是外资或合资公司。与伟世通、博世、麦格纳、德尔福等世界汽车零部件巨头相比,中国企业显得太弱小。中国目前乘用车企业75%是合资公司,基本上高端零部件都不在国内做生产,中国企业仅能做低端。
  在同一个会议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介绍称,由于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很好,很多跨国公司会加强竞争力度。国内中资企业研发能力弱,规模小,将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节能、环保、安全等法规各国将会更进一步的严格,标准会越来越高。
  标准越高压力越大
  他续称,各国相关法规严格实施更加剧了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产业技术进步的紧迫性。这些法规表面针对的是汽车,实际上是针对零部件。而中国零部件技术没有进步,压力非常大。
  “二○○七年中国规模以上80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总计投入了49.7亿元搞研发,而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国博世投入了20多亿英镑的研发费用,几乎是中国总投入的七倍,足以看出中国在自主研发上的落后程度。”徐长明公布了此组数据。产业集中度低、没有自主研发能力、无品牌优势,是困扰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的主要问题。
  国家指导兼并重组
  在今年一系列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之中,国家先后出台了整车企业兼并重组、支持汽车流通企业兼并重组等相关扶持政策,唯独没有针对汽车零部件产业整合的指导政策。“目前形势严峻,整合迫在眉睫。如果在整车销售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零部件体系没能成长起来,那就再也成长不起来了。”徐长明说,整车工艺相对比较简单,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更应兼并重组。
  徐长明建议,中央及地方政府可以鼓励部分企业以产业联盟的形式进行整合,如中国西部齿轮城綦江有几十家齿轮企业,良莠不齐,可以考虑整合成几家大型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政府也可考虑出台扶持兼并重组的政策,如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综合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是机遇大于挑战,最有利的关键因素是市场的高成长,这是所有国家不具备的,就中国市场而言,今年能够产销1300万辆。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伯特利获两家全球名企20.3亿元合作点,加速拓展欧洲市场版图,尼得科收购赛科,极氪发布豪华电混专属架构浩瀚-S

上一篇: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机械行业影响分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