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很多新加坡企业或许会把巴西和俄罗斯看成是“另类市场”,没有勇气和胆识,根本不敢涉足到那里打天下。不过10年后的今天,新加坡企业眼中的这两个市场,又是另一番景象。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E Singapore)高新技术产业署署长程代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两个市场的国民消费方式,比如消费者对新车的需求放缓,并尽量延长旧车的使用寿命,这反而给本地升级配套零配件(aftermarket parts)和配件(accessories)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好机会,为当地旧车市场提供服务。
根据巴西全国汽车零配件制造商协会(Brazilian Autoparts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简称Singdipecas)的统计,巴西的汽车数量多达2600万辆,这些汽车的平均寿命是9年零2个月。俄罗斯汽车运输科学研究所(NIIAT)的数字也显示,俄罗斯全国有多达3800万辆汽车,其中一半以上的车龄超过10年。
程代钊说:“这意味着两个泱泱大国蕴含着巨大商机,等待本地汽车业者前去开发。”
一些人可能对这两个市场存有负面印象,认为那里的消费能力远跟不上亚太市场。其实,巴西是世界第五大国,占地面积851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亿,排世界第六。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来计,巴西目前已是全球第10大国。(购买力平价是比较某个特定国家的货币在该国市场的购买力,以及外国货币在外国市场的购买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巴西今年的经济虽然预料萎缩1.3%,但明年将会强劲回弹2.2%。
至于俄罗斯,这个占地面积达171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国,共有1.4亿人口,去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225兆(trillion)美元(约3.181兆新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万5800美元。
俄罗斯消费领域吸引全球眼球
另一方面,在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呈双位数增长,以及对高素质消费品积压需求(pent-up demand)的带动下,俄罗斯的消费领域也是全球发展最快、最蓬勃的。这迅猛的发展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吸引了全球商家的眼球。
过去9年来,俄罗斯强劲的经济增长,已陆续吸引了本地各行各业的企业到当地发展,但主要仍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在汽车业领域,这两个市场又各自拥有不一样的潜力和优势。
程代钊指出,根据去年3月一份名为汽车升级配件(Automotive Aftermarket)的全球性策略商业报告,从2001年至2008年,巴西汽车升级配件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1.5%,去年全年市值估计达20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这个市值会超过250亿美元。
此外在汽车零配件的生产与消费方面,巴西汽车业在全球的排名也名列前茅。原件制造商(OEM)早在1977年就在那里设厂制造并生产汽车零配件,并出口到美国、欧洲和亚太等主要市场。
尽管巴西每年生产200万辆汽车,当地的供应商基础仍然相当薄弱,也不够完善,原件制造商所需的配件未必都能在巴西找得到,造成他们需要从邻国进口压铸(die-cast)、刹车和轮胎等配件。不过程代钊指出,这些配件在品质方面就大大不如新加坡或其他亚洲供应商的产品。
有鉴于此,企发局今年4月率团前往巴西国际汽车零配件展(Automec 2009)寻找商机。其中一家本地企业就是添福胶胎(Stamford Tyres)。该公司表示,目前已经在积极拓展在拉丁美洲的业务,而且进展良好。
程代钊说,去年新加坡汽车升级配套服务相关出口达42.8亿元,这比2003年激增超过50%,年复合增长率为15.5%。 这一显着增长主要由两方面促成:一些企业选择和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的汽车业者合作,为他们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另一些则负责为高端汽车服务业者,制造既实用又美观的特质汽车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