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用工缺口已达5万多人 温州又现“用工荒”

2009-08-31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08月31日讯 “我是求那些工人来我们服装厂上班,包吃包住,工资1300元”;    &n
     08月31日讯 “我是求那些工人来我们服装厂上班,包吃包住,工资1300元”;
     “我天天来劳务市场抢工人,待遇各方面都还可以了,仪表工的工资都到1800元了,但还是招不到人”;
 “安徽、四川等地,我们都派人去当地上门招工了”……
     连日来,记者在温州劳务市场采访时发现,温州当地已出现严重的用工短缺,工人工资待遇直线上升,但喊着“招不到人”的老板仍比比皆是。
     眼看“工人愁找工”变成“老板愁招工”,用工“卖方市场”为什么这么火?哪些工种最缺人?目前用工的缺口究竟有多大?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各招工企业及相关负责人,一探究竟。
用工缺口最少有5万多人
     8月28日,温州劳务市场门口,一辆七座面包车停靠在路边,车前后窗各贴着一张招工启事。一位杨先生从车上走了下来。他是瓯海娄桥一家小五金加工厂的管理人员,今天和老板一起来招工。
     “老板急死了。没工人有订单也开不了工,他放下生意,亲自来招工,就是想现场和工人谈谈条件,因为有些东西我们拍不了板。”
     可惜,杨先生的老板等了一个早上,也没找到几个合适的人。 
     据悉,当天上午的这场公益性招聘会一共提供1490个岗位,但仅247个应聘者达成初步意向。“用工荒已经出  现,今年7月招工单位的总数已经略超去年同期。”温州市劳动保障局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副书记王瓯翔以  “用工倒挂现象”来形容如今的用工荒。
     王瓯翔将去年和今年的用工单位总数进行了对比,并制作了一张对比图表。“往年第一季度用工需求量最大,而第二季度会有所减少。而今年不同,第一季度用工需求持续下降,而从第二季度开始有所增加,7月用工数量逐渐增加,二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温州当地企业用工需求缺口数达到了48862人,比一季度环比上升21.66%。”
     而来自温州市劳动保障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温州市劳务市场求职登记人数为132131人,但用人单位招聘人数为188062人,用工缺口粗算为55000多个。
     普工车工等五个工种缺口最大
     “仓库员,工资1200元,单休……”、“仪表车工,1800元以上……”各种招工信息在电子信息显示屏上翻滚,在劳务市场二楼的招聘现场,法派集团、惠特佳鞋业等42家单位一字排开。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来现场招聘员工的企业,基本以生产鞋服和餐饮酒店为主。
     统计显示,今年3-6月,温州用工缺口最大的5个工种是:普工、服务员、学徒工、平车车工和注塑工。其中,普工和平车车工都是纺织鞋服行业的常用工种,缺口分别达到22326个、2883个。
     订单突增,工人供应跟不上
     如此多的岗位虚席以待,为何工人迟迟不肯就位呢?针对这一问题,老板和工人各有说法。
来自南白象的天天好压铸业老板詹先生说:“一方面,我们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最近天气比较热,工人也会挑选岗位,一下子很难找到合适的。”
     而在职业介绍中心大厅,一位来自四川的工人则说,如今不少企业工作时间长,但工资不高。“夏天太热了,工资又太低,还是先看看。”这位工人说,他的很多老乡都在观望,他们嫌工资太低、工作时间太长,不愿意去工作。
     据了解,温州现在的用工需求增大,直接原因是由于企业订单“突然增加”。本月20日温州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个月,温州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3.4亿美元,环比增加10.1%。
     王瓯翔说,出现招工难有着多种复杂因素,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不少民工纷纷返乡;最近一些企业收到订单后,需要增加生产线,对工人需求增加。一减一增,导致招工难。
     开拓亚非拉市场需要更多工人
     招工难是否意味着经济已经回暖,经济危机过去了?对这一说法,企业主们的回应都偏向保守。
     娄桥一家小五金加工厂的老板告诉记者说:“现在订单每天都在增加,但还没达到去年的水平。”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如果企业都很好了,国务院就不会在这段时间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了。企业走出困境,还需要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他认为,订单的增加并不能说明金融危机就过去了,从去年开始,一些国家就停止了订货,到目前为止,估计存货也不多了。再过几个月就圣诞节了,到了这个特殊时期,欧洲一些国家的客商又开始要准备过节的货物了,所以又到温州一些老关系中下订单。这同样也是为什么每年到这个时候,温州都会出现民工荒的原因。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官宣!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绿色矿业博览会招商工作全球启动

上一篇:

巴西上半年铝消费量年比降19.1%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