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6月国内20户重点铜镍企业实现利润13.18亿元,但冶炼加工费和冶炼副产品硫酸价格的暴跌也制约着铜冶炼行业的盈利能力。”昨日,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CSPT)高层人士向记者指出行业发展的隐忧。
上周,日本铜冶炼企业今年达成的年中铜精矿加工费(TC/RC)大约为50美元/5.0美分,低于年初协议的75美元/7.5美分。该协议是日本铜冶炼企业与必和必拓达成的。
虽然中国不参与年中的加工费谈判,但铜冶炼加工费现货市场已经从年初的90美元下跌到25美元,近期甚至出现了20美元的超低价格。国内铜企人士透露,按现货市场加工,肯定没有利润甚至是赔钱的,但国内主要冶炼企业都靠着自有矿山赚取利润,当然像江铜、铜陵等大企业拥有长单比例比较大,按照75美元/7.5美分仍然是有利润的。长单加工的比例各企业有所不同,一般在60%-80%。
安信证券分析师衡昆认为,如果铜冶炼开工率继续提升,加剧铜精矿供应紧张,冶炼加工费市场还将恶化,日本年中的价格已经说明了问题。中国在10月开始的新一年度加工费谈判难度将很大,加工费下滑是大势所趋,明年可能维持在45-50美元左右,冶炼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
据了解,国内已有大型冶炼企业暂停进口现货铜精矿,以等待冶炼加工费上涨,精铜产量抑或下降。有调研结果显示,7月份国内铜冶炼企业整体开工率为73.4%,环比上升1.3%,企业开工率基本保持平稳。未检修的大型冶炼企业开工率较满,而以废铜为原料的部分企业短期也不会扩大生产。
事实上,去年冶炼企业在较低加工费(44.5-47.2美元/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维持并盈利,主要受益于炼铜的副产品硫酸的价格去年1月至10月猛涨,一直在1000元/吨以上。“不过硫酸的好日子现在也一去不复返了,硫酸价格暴跌和爆仓成了企业的大问题,因为硫酸滞销就意味企业被迫停产。”
三季度铜价(47100,-600.00,-1.26%)有向下调整的可能,因全球市场除中国外的需求没有改观,部分国家经济甚至有恶化迹象,而欧美夏天假期到来,是消费的传统淡季。“国内近期消费表现也不好,下游订单未明显增加,二季度电力对铜的需求自去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同时进口铜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港口保税仓库内有大量进口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