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中国本土零部件商生存现状探寻

2009-07-29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与整车销售情况相呼应,今年以来,汽车零部件国内销售日趋回暖。截至7月22日,申万行业分类国内23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中,有
  与整车销售情况相呼应,今年以来,汽车零部件国内销售日趋回暖。截至7月22日,申万行业分类国内23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中,有17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涨幅与年初相比翻了一番,占到了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八成之多。
  长城证券分析师吕磊认为,汽车零部件企业二季度业绩回暖与整车市场的销售状况节奏一致。他认为:“2009年上半年,乘用车行业销售同比增长25.6%,轿车行业增长22%,从4月份开始,中高档乘用车销量复苏明显,由于国内上市的零部件公司主要为中高档乘用车配套,因此,从4月份开始,中高档乘用车的逐步复苏将显著增加零部件配套商的订单,从而增加其收入和利润。”
  国际环境导致外资零部件更迫切地开拓中国市场 
  曾任职通用汽车中国公司首席科学家兼技术开发及协作总监的陈以龙博士这样解释目前美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美国汽车市场遇到的困难,主要来源于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导致三大汽车集团瓦解。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陈博士告诉慧聪记者,“美国市场的衰退是不言而喻的,整车从之前的1600万辆—1700万辆,到目前已缩减了44%左右,最差的时候只有900多万辆。”由于市场减缩,销量大大减少,导致美国乃至全球汽车产量的锐减,美国的零部件厂商正希望通过OESA等渠道获得政府的支持。
  中国车市在全球的一枝独秀,势必加速全球汽车业产能包括庞大的零部件制造产能向中国转移。
  新通用——7月11日,新通用撤销所有区域总部,而在上海成立国际运营部,全权负责北美以外的所有业务。这就意味着,新通用将中国的战略地位提到了更高一层的台阶上。“上海通用大约有60%-70%的零部件是在国内采购,其余是全球采购,尽管部分美国供应商会受通用破产保护的影响而停产,但上海通用有权直接向全球供应商采购零配件,我们之前已经做了完整的供应链计划。”丁磊说,“上海通用会通过寻找新的替代供应商或是加速国产化等方式来保证生产及售后服务领域的零部件供应,并且一些配件还有近10年的库存量”。
  电装——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山田昇在接受慧聪记者采访时表示,电装正积极提高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预计电装将通过其在中国市场的渠道商扩大销售,份额将从5%提高到20%;同时,电装也在加大售后服务网络体系的搭建,其服务站将从目前的200多家提至2010年的600余家。
  在国际市场疲软,中国市场表征良好的环境下,跨国零部件企业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本土与跨国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正日益激烈。
  自身发展不足本土零部件业受整车厂挤压严重
  谈及本土零部件商,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曾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结出3个症结,分别为研发能力不强;规模小,无序竞争严重,行业整体效率低下;零部件厂与整车厂未能建立长期协作。
  陈光祖提到,中国零部件工业有三个发展阶段。最开始的一批零部件企业是依托东风、一汽、南汽等整车企业建设起来的。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原有的很多国有零部件企业垮掉了。第二个阶段是以最初的几家合资汽车企业为主体建设起的配套体系。当时,国外汽车零部件厂商到中国建厂的不多,国内零部件企业主要还是从国外购买模具和设备进行生产。等到了2002、2003年,中国汽车经历了爆发式发展,再加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时国外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实施了整体推进策略。最典型的是日本、韩国企业。这个阶段进入中国的国外汽车企业,其采购的零部件70%~80%都是由其本国的配套供应商生产的。这些配套商来中国建厂,早期还合资,现在基本上都是独资了。“国内零部件商很难进入其配套体系”万安总裁陈锋这样告诉慧聪记者。
  总体而言,中国零部件企业整体的技术、管理等水平都在提高,然而相较于中国庞大的市场,本土零部件商起到的作用还远远不够。自身实力与外部竞争让中国本土零部件商的生存面临挑战。专家建议,零部件企业更应该在在复杂的经济社会条件下重视产品质量,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加强工艺技术革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企业应该着力研究的方向。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日立车辆能源目标在全球车用电池市场占30%份额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