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融危机严峻形势,山西省武乡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危”中求“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出台企业优惠政策,努力破解制约经济增长瓶颈,中小企业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截至6月19日,全县财政收入完成5.35亿元,占县计划的57%,占市计划的58.6%,同比增长0.9%,绝对额增加459万元。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该县通过优化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因势利导,强优汰劣,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工业新型化的主要途径,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大煤炭产业资源整合力度,组建了1000万吨生产能力的武乡煤业集团。焦化行业完善项目准入手续,推进技改扩建,争取两年内形成160万吨焦炭产能。加快电力项目建设,推进和信二期2×100MW燃煤机组、鑫兴电力公司2×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机组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镁产业的延伸,规划实施10万吨镁锭、500万套压铸件、120万吨镁渣水泥、30万吨镁渣无机纤维生产能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形成“镁矿—镁锭—镁合金—压铸件、煤—焦—化产、煤—焦—煤气—金属镁、煤—电—粉煤灰(煤矸石、镁渣)—新型建材”等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力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进程。
按照“加大三农投入,做强一产;壮大工业经济,做精二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三产”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考核奖评办法,根据区域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产业特质,实行分类指导,梯次发展。以蟠洪工业园区为中心,打造东部循环经济板块,实现率先发展;以八路军文化园、县城综合物流和各大商业网点为中心,打造中部商贸旅游经济板块,实现赶超发展;以石北设施农业、故城蔬菜种植和石盘观光农业为中心,打造西部生态农业经济板块,实现绿色发展,从而进一步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三大经济板块竞相发展的格局。
出台优惠政策,创优发展环境。该县相继出台了《关于重点培育十大农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关于重点发展十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意见》、《武乡县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扶助企业发展的十项措施》等多项措施,从税收优惠、规费减免、信贷支持、财政扶持、优先用地等发展要素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具体扶持。同时,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积极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且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制度,坚持实行“一条龙”服务,加大“三乱”治理,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负担。目前,在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一三三”战略的推动下,该县共有中小企业220个,个体工商户达到2871户,从业人员达到16855人,涌现出了祥辉华远、泰昌焦化、同翔镁业、大山禽业、汇丰饮料等一大批民营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并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导力量,为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建设工业园区,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该县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谋求转“危”为“机”良策,一是充分发挥蟠洪、和信两个工业园区被确定为省、市级循环经济园区的平台效应,加快园区内水、电、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两个工业园区的规划,建立健全园区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封闭式管理和配套社会化服务体系,真为园区内企业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按照继续推行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千亩种植园、万头养殖场”特色种养园区,以此带动全县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截止3月底,全县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3800万元,营业收入完成48000万元,上交税金完成3600万元。
抓实项目引进,培植发展后劲。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新增4万亿中央投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决策,该县进一步引深“一三三”战略,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今年确定了80项重点工程项目,并实施了县级领导干部包抓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对所包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和督查服务,全力以赴解决建设中重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积极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环境。目前,组织参加了中博会、煤博会、高交会、香港客商项目对接会、现代服务业与煤炭企业项目对接会等招商活动,共签约项目6个,引进资金10亿元,开工建设项目4个,完成投资2亿元,引进中国五矿和加拿大铝业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开创了该县招商引资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