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专访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总裁陈康仁先生

2009-06-29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压铸业是汽车工业的重要支撑元素之一,一直以来与汽车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日趋明显

      压铸业是汽车工业的重要支撑元素之一,一直以来与汽车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日趋明显。特别是近年来,汽车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压铸市场的急遽扩大,并赋予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这些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前,两个产业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作为这一领域的龙头企业,其行其道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呢?近日,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总裁陈康仁先生接受了中国压铸网的专访,我们试图从多个角度观察,为大家所关注的相关问题作一个深入的解读。


为造车人服务,为用车人服务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是中国知名汽车零部件集成服务商和国内零部件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两个服务是集团公司的理念,同时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的使命,在谈到公司的服务使命时,陈康仁先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产业,都要有超前、超强的服务意识,汽车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命脉中的重要产业,该产业的质量优劣关系到我国汽车业的整体形象和用车人的生命安全。所以,从其零部件的生产到整车的组装不能有任何的纰漏和瑕疵。
      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促进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稳健发展。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该集团公司的业务已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承包和进出口贸易企业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机械工业实力最强的科研开发及产业化基地和勘察设计施工企业。
      集团公司的另一个“服务”则体现在,通过主办和承办各种大型汽车、零部件展览会,组织参加大型国际车展及专业研讨会,为企业及客商搭建贸易和交流平台,并利用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广泛深远的影响力,为广大客户提供产品、技术、市场走向等咨询服务。


建设产业基地,带动当地经济


      据陈总裁介绍,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已经或正在拟建一批产业基地。其中有华东地区的苏州、华中地区的武汉、华南地区的中山,东北地区的辽宁、渤海地区的天津,以及西南地区的重庆和西北地区的银川。 这些园区因地而异,各具特色。例如在银川,该园区主要以压铸和铸造业为发展方向。
      陈总裁说,建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旨在通过与当地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合作,为汽车整车生产进行配套,并为当地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这些产业基地的建设及一系列举措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以中山为例,稍早前中山市政府与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两个央企与中山达成合作后,项目年产值将达数十亿元。


汽车业的前景,压铸业的未来


      陈总裁认为,汽车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中国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保有量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今年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在5000万辆左右。据他透露,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和压铸产业的发展。他同时指出,中国汽车的保有量要达到2亿辆,至少还要奋斗20年。可以预见的是,不出大的变化,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汽车消费需求还会有大的增长,保有量也将持续增长。压铸件市场中,汽车工业的用量所占份额极其可观。
      根据这一点,记者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压铸件总量中占汽车工业零部件的比例约在48-80%之间。例如:澳大利亚占80%、日本占79%、中国64.5%(含汽车和摩托车)、德国61%、印度60%、美国75%等等。汽车工业采用压铸件有如此巨大的份额,足见其在压铸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就中国而言,近年来这一比例则保持在65-75%之间(含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单就汽车部分来看,这一比例还显示出逐年大幅度上升的态势。
      综上所述,充分说明压铸工业与汽车工业相互依存的关系。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跃升,汽车零部件的压铸件市场不断扩大,我国汽车工业和压铸工业必将迎来另一个春天。


行业媒体建设 , 大有发展前景


      健谈、渊博,是在采访过程中陈总裁留给笔者的印象。在问及中国压铸网作为一个行业网络媒体应该如何做强做大时,陈先生认为,行业媒体要发展必须利用好行业资源,整合有利条件,密切联系企业,做好优化服务,求实创新。中国压铸网是大有发展前景的。

(责任编辑:林桂望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坚持内外贸并举 西南铝出口形势崛起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