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 | |||||
普通热处理 |
表面热处理 | ||||
退火 |
淬火 |
表面淬火 |
化学热处理 | ||
|
|
感应加热 |
电解液加热 |
渗碳 |
氮化 |
回火 |
正火 |
火焰加热 |
电接触加热 |
碳氮共渗及其它 |
热处理标准《金属热处理分类及代号》GB/T 12603一90把金属热处理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等三大类。整体热处理分为退火、正火、淬火、淬火和回火、调质、稳定化处理、固溶热处理(水韧处理)、固溶热处理和时效等八类。表面热处理分为表面淬火和回火、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等四类。化学热处理分为渗碳、碳氮共渗、渗氮、氮碳共渗、渗其它非金属、渗金属、多元共渗、熔渗等八类。这种基础分类如表2-1所列。对基础分类中某些工艺的具体条件的进一步分类,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化学热处理工艺的加热介质(表2-2).退火I:艺方法(表2-3)。淬火冷却介员或冷却方法(表2-4),渗碳和碳氮共渗的后续冷却工艺(表2一5),以及化学热处理中渗非金属、渗金属、多元共渗、熔渗四种工艺按渗入元素的分类。
|
|
|
|
|
|
|
|
工艺总称 |
代号 |
工艺类型 |
代号 |
工艺号称 |
代号 |
加热方法 |
代号 |
热处理 |
H |
整体热处理 |
1 |
退火 |
1 |
加热炉 |
1 |
正火 |
2 | ||||||
淬火 |
3 |
感应 |
2 | ||||
淬火加回火 |
4 | ||||||
调质 |
5 | ||||||
稳定化处理 |
6 |
火焰 |
3 | ||||
固溶热处理,水韧处理 |
7 | ||||||
固熔热处理和时效 |
8 | ||||||
表面热处理 |
2 |
表面淬火和回火 |
1 |
电阻 |
4 | ||
物理气相沉积 |
2 | ||||||
化学气相沉积 |
3 |
激光 | |||||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
4 | ||||||
化学热处理 |
3 |
渗碳 |
1 |
电子束 |
6 | ||
碳氮共渗 |
2 | ||||||
渗氮 |
3 | ||||||
氮碳共渗 |
4 |
等离子体 |
7 | ||||
渗其它非金属 |
5 | ||||||
渗金属 |
6 | ||||||
多元共渗 |
7 |
其它 |
8 | ||||
熔渗 |
8 |
表2—1热处理工艺分类及代号
为了改变热处理工艺代号混淆的现状,上述标准提出了采用四位数字作为代号的方法。第一位字母为H,第二、三、四位数字分别代表基础分类中的第一、三、四层次中的分类代号,例如用加热炉进行退火.则代号为H111.淬火为H131。当工艺在某个层次再进行分类时该层次用零代表,例如火焰热处理,代号H03,激光热处理为H005,当对基础分类中的某个工艺条件有明确要求时,使用附加分类工艺代号,例如去应力退火为H211e,
盐水淬火为H131b,气体渗碳为H3111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