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中铝-力拓合作案最终由交易双方出面证实以分手告终。中铝公司确认,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对双方195亿美元交易的推荐,并将依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
2009年2月12日,中国铝业公司与力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铝公司将通过建立合资公司和认购可转换债券向力拓集团投资195亿美元。。其中,123亿美元用于与力拓集团组建铁、铜、铝资产层面的合资企业,包括力拓最优质的八大核心资产;以72亿美元认购发行的次级可转换债券。该债券转股后,将使中铝公司持有力拓集团总股份比例由目前的9.3%上升至18%。
力拓或联手必和必拓
中铝高层本周前往澳大利亚,就该公司出资195亿美元与力拓结盟的计划,与力拓、澳大利亚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最后一次商谈。但是他未能成功说服对方。中铝相关人士告诉CBN记者,今天凌晨6时左右将公布一项重大消息,但他不愿透露消息的内容。根据外电披露,双方交易已经告吹。力拓亦将公布这一决议。
外媒披露,力拓可能通过150亿美元的配股,和澳大利亚另一大铁矿石公司必和必拓成立合资公司,来解决目前的财务困境。 在去年先行以高昂的代价从二级市场上买入力拓股票之后,由于矿业股的大幅下跌,国际矿业公司市值大幅缩水,今年2月,中铝宣布再次入股力拓。 这项交易案的具体内容是:123亿美元用于购买力拓九大核心矿产的少数股权,72亿美元用于认购力拓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如果债转股得以实现,中铝对力拓的持股比例将从目前的9%上升至18%。
方案公布后,立刻在澳大利亚和力拓英国投资者中引起反响——力拓投资者认为,自己也应获得参与配股的机会。
此后,中铝开始寻求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核委员会以及力拓的支持。此间,中国五矿集团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收购澳大利亚FMG铁矿石公司等,已先后获得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核委员会通过。
但是澳大利亚政府迟迟不给中铝的交易案放行。此时,澳大利亚政府反对党甚至拍摄反对广告反对该项交易。外媒亦频频传出中铝可能调整注资力拓的方案,但是力拓和中铝的官方渠道从未证实这一点。
对交易方案可能存在变动,双方一直守口如瓶。但是分析人士认为,中铝与力拓的交易,在外部环境上已经发生变动。这一变化是,现货金属价格在交易公布一周后见底,迄今已上涨40%,而且力拓股价也大幅上涨,这让力拓债务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合约价格的下跌幅度与此相近。。
力拓部分股东认为,随着股价的抬升和商品市场的走好,力拓现在已有能力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偿还债务。
2009年2月2日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601600.SH)副总经理吕友清表示,中国铝业正与力拓就可能合作的领域展开谈判,但并未透露具体合作的项目内容和涉及的金额。中铝公司2008年的业绩虽因铝价大跌、减产而大幅缩水,有消息表示,中铝方面就收购力拓部分资产的交易与国家开发银行洽谈融资方案。
2009年2月10日 中铝注资力拓一事与中铝、力拓高层更替的报道备受业界关注。媒体报道称,中铝此次收购行动是在国务院及国资委直接指导下进行,可能更倾向于收购相关核心资产;而一旦成功,中铝所需资金将由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一家进行筹措,而非国家开发银行。 2009年2月12日,中国铝业公司与力拓集团通过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发布联合公告,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中企海外投资纪录。中铝公司本次与力拓集团合作共投入195亿美元,其中约72亿美元用于认购力拓集团发行的可转债,债券的票面净利率为9%。中铝公司可在转股期限内的任何时候选择转股。转股后,中铝公司在力拓集团整体持股比例将由目前的9.3%增至约18%,其中持有力拓英国公司的股份增至19%,持有力拓澳大利亚公司股份的14.9%。本次交易的成功完成尚需要获得力拓集团股东和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2009年2月16日 中铝和力拓的“联姻”新增变数。据外媒报道,力拓部分机构投资者向必和必拓摇起了“橄榄枝”,称如果必和必拓发起新一轮对力拓的收购,他们将提供融资。英国媒体引述力拓主要股东说法称,必和必拓收购力拓资产,比中铝收购更为理想。
2009年3月17日 中铝195亿美元注资力拓的交易再生波澜。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FIRB)16日在澳洲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将延长对中铝与力拓195亿美元交易的审查时间,在原定的30天审查期基础上,再增加90天。
2009年3月26日,在中国企业在澳投资屡屡遭受延期审查之后,澳方终于传来消息。。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ACCC)明确表示将不反对中国铝业公司注资力拓的交易,原因是这一交易不会降低全球铁矿石的价格。中铝方面随即表示,ACCC的此项宣布意味着此次交易向着通过所有相关法律审批迈出了重要一步,并对ACCC的决定表示欢迎。
2009年3月27日 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对外披露,中国银行等国内四家银行将依据市场化操作的商业性贷款条件,向中铝公司提供约210亿美元的贷款额度,用以支付中铝公司对力拓集团的投资对价和其它有关本次投资的资金需求。
2009年3月29日 中国铝业公布2008年业绩,该公司2008年利润总额下跌99.17%,净利润仅923万元同比下滑99.91%,被港媒称为“最差蓝筹H股”。中铝高层称不影响收购力拓。同时,中铝于业绩报告中公布,肖亚庆于本月27日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并即刻生效,其职位由熊维平接任。
2009年4月02日 德国政府放行中铝注资力拓,这是继澳大利亚反垄断部门批准后,该交易获得的第二个权威部门的认可。对于需要通过各国政府层层审批的中铝力拓交易而言,如今已是“万里长征走过了一小半”。中铝注资力拓,需要获得中国反垄断局、澳大利亚外商投资评估委员会(FIRB)、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以及德国联邦竞争法主管局共计五个权威机构的认可。
2009年5月15日 中国铝业公司与力拓公司宣布已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下称“CFIUS”)对力拓拟向中铝发行可转债以及中铝对肯尼科特犹他铜业公司(下称“KUCC”)进行间接少数股权投资交易的批准。。中铝与力拓共同向CFIUS提交了一份自愿就相关交易接受审查的通知。CFIUS的批准满足了本交易监管方面的一个先决条件。 2009年6月5日电 中国铝业公司确认,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对2009年2月12日宣布的双方战略合作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公司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