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使用、维护的注意事项
一、压铸模具必须安装在性能良好、与原设计机型相符的压铸机上,使用的压铸合金材料一定要与原设计材料相符。
二、模具安装前,首先检查模具外围紧固螺栓,确认无松动现象后,方可上机安装模具,保证模具安装可靠。
四、 试模时,模具应充分预热,一般铝合金压铸模具预热及工作温度参考如下:
铸件结
构特点
温 度
( °C ) |
铸件壁厚≦3mm |
铸件壁厚>3mm | ||
结构简单 |
结构复杂 |
结构简单 |
结构复杂 | |
预热温度 |
130~180 |
200~230 |
120~150 |
150~180 |
工作温度 |
180~240 |
250~280 |
150~180 |
180~200 |
压铸工艺参数应选择稍低的熔料温度,稍低的压射压力和中等压射速度等条件下进行试压。冷却要充分,开模时应在低速下进行。随后根据试模情况逐步调整各压铸工艺参数,达到最佳状态。禁止一开始就采用高压力、高速度、不预热条件下试模。试模后样件应尽快检验,确认样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五、试模中如发现有压铸成型不良时,(如充填不足、气孔、缩孔、脱模不好、飞边等)应从压铸机压铸工艺参数的选择、压铸机动静板是否平行、脱模剂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以消除缺陷。
六、模具每班开始工作前,所有滑动、导向部位应均匀润滑,检查模具安装压板螺栓不许有松动现象,连续空开合模三次,当开合顺畅、没有异常情况出现,方可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模具导向部位和滑动部位应经常清理、润滑,保证运动顺畅、到位、无卡滞现象。
七、为了保证模具长期有效使用,必须实行有效的模具维护,经常保持模具各部位清洁,所有表面不允许有人为击伤,如发现有分型面积铝、粘模其它缺陷时,应及时清理后加以修整,生产运行中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检查。注意安全生产。
八、模具批量投产后应进行消除应力处理,以消除压铸生产时产生的应力。消除应力通常在真空炉或保护气氛炉中进行。
消除应力模次推荐值
产品材料 |
第一批 |
第二批 |
备注 |
锌合金 |
20000模次 |
50000模次 |
第二批以后的消除应力每批之间的模次可逐步增加 |
铝合金 |
4000~5000模次 |
20000~30000模次 | |
镁合金 |
5000~10000模次 |
20000~30000模次 | |
铜合金 |
300~500模次 |
1000模次 |
九、模具修理焊补后应及时进行消除应力。
十、根据国家标准GB8844-88规定,模具质量稳定性检验的批量试生产由购方(客户单位)承担,铝合金1500模次,上述工作应在接到模具后一个月内完成,到期未完成稳定性检验批量生产时,即视为此项检验工作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