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顾客满意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呢?
实际上,我们不要把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从本质上来说,顾客满意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顾客忠诚才是目的。也就是说满意的顾客有可能带来忠诚的顾客,这可能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稀缺为王
满意的顾客可能会带来忠诚的顾客,可是是否顾客满意了,一定会带来顾客的忠诚呢?事实并非如此。
因此首先要纠正一种思想,这就是我们天天在喊的“顾客是上帝”。很多企业都在说顾客是上帝,要给我的顾客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满意。
其实这里有个逻辑的误区,上帝只有一个,顾客却多得很。顾客怎么会变成上帝的?道理很简单,因为竞争对手多了,大家争相去竞争,把顾客惯坏了,顾客就变成上帝了。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解释更加简单,因为顾客资源稀缺,所以顾客就变成了上帝。
于是我就得出了结论:谁稀缺谁就是上帝!
如果你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稀缺,那么你就是上帝;如果你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稀缺,顾客稀缺,那么顾客就是上帝。
举个简单的例子: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的客户在中国。全世界有三大铁矿石生产企业,两家在巴西,一家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叫必和必拓,巴西的叫淡水谷和必成。我们是他们的客户。
按传统逻辑,我们是客户,所以我们应该是上帝,你应该满足我的需求。可是事实却是,2004年这三家企业告诉中国,铁矿石价格上涨18.5%。你要不要?不要,不要你的产能怎么办?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咬牙要下。我们想2005年可能不会上涨了吧,结果2005年三家企业又告诉我们,铁矿石上涨71.5%。要不要?不要?不要没关系,日本人要,怎么办?再咬咬牙还是要了。
2005年,全国的钢铁企业都不景气,有的批发价已经低于成本价了,我们的供应商应该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不要再涨价了吧。结果2006年,铁矿石的价格还是上涨了19%!
我们确实是客户,可是我们什么时候得到过上帝的待遇?!三家铁矿石的生产企业又什么时候像对待上帝一样尊重过我们呢?
可见,如果我们不能把自己做成稀缺资源,我们就永远不是上帝!
顾客并不天然就是上帝,谁稀缺,谁才是上帝。
我曾经把这个道理讲给老板们,他们也承认发现了这个问题。高的顾客满意度并没有带来高的顾客忠诚度,顾客要什么,我给顾客什么,我给了这么多,顾客还是不满意。在零售行业、电信行业都发现了这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