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蓝海战略”

--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一、实施“蓝海战略”的背景第一个背景,中国已经进入了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的时期。当然,从整体上是这样,从产品上讲并不完全

一、实施“蓝海战略”的背景
第一个背景,中国已经进入了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的时期。当然,从整体上是这样,从产品上讲并不完全如此。比如生活资料已形成了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的局面,生产资料大体也是如此,但钢铁、汽车就不完全是。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重生产、轻流通”这个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讲中国已进入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反映了中央一些领导同志的观点。江泽民同志还讲到只有“现代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我们现在的生产领域的确是大生产,汽车也好,钢材也好,水泥、家电也好,石化、电力也好,我们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把一些生产领域的企业做大。但是有一个问题,国家没有下大力气把流通做大,你说国家有几个大的流通企业?可以说没有。江泽民同志讲的现代流通才能带动现代生产,大流通才能带动大生产,中国的现状是大的生产企业与小的流通企业并存,如何搭配呢?所以,目前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因此,我们要在这个背景下实施新的战略,即流通企业的扩张战略。

第二个背景,就是生产资料流通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资料都是计划分配的,各地物资系统叫“物老大”;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物资与商业相比,商业系统进入市场快,物资系统进入市场慢。实行双轨制,产品销售形成了生产资料生产企业自销加上物资流通企业经销相结合的时期;接着进入第三个时期,大量的民营企业异军突起,首先是国有木材企业第一个被冲垮,后来到钢材、汽车、煤炭,直到所有的生产资料领域,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占了大多数。当然在某些城市、某些产品,比如钢材、汽车、煤炭、油品等,我们有一些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如铁道物资、民航油料、浙江物产、上海百联、天津物产、广东物产、安徽徽商等,占的市场比重还是比较高。但是,在一些地方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从事生产资料流通业。这种格局说明一个问题,生产资料流通多元化,适应了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不一定说国有的来搞生产资料,国民经济才能发展,才能满足生产和建设的需要,多元化的格局同样能适应。在市场竞争中必然优胜劣汰,别无选择。

第三个背景,流通本身有一个传统流通业要向现代流通业的转轨。不管大家愿意不愿意,都必须面临这样的转轨,靠一进一出取得批零差价,靠一锤子买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现在还有,这是一种传统流通方式,不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中生产企业的个性化要求,不适应建立供应链体系的战略联盟要求。从中国流通业来讲,的确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比较低。整个流通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只占9%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达到15%~20%;我们流通企业就业的职工占全国的10%左右,而一般发达国家就业占20%以上。在世界500强里边大概有30多个企业是批发零售业,第一位的是沃尔玛,还有日本的综合商社,它也经营生产资料,排位在10几位、20几位、30多位。在美国,前50强流通企业占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以上。而我国最大的流通企业的前100名,占全国消费品零售业总额不到10%。中国批发零售企业共有1700万个,其中93%是个体经销户,真正规模以上的流通企业只占1%。所以,作为我们搞生产资料的省市流通企业来讲,必须敢于面对从传统流通向现代流通的痛苦转变
还有一个背景,从2001年到2010年,或再往后延伸到2015年,这是大量外资进入中国批发业的时期。2005年前,外资大量进入中国的零售业,从2006年开始进入中国的大多是批发业,第一是钢材,第二是汽车,第三是油品,今后肯定还会有煤炭及其他。这说明,外资已完成了进入中国批发业的前期准备。另外,中国的批发业应该如何运作,外国也基本上摸到了一些路子。加入WTO后,刚开始外资不敢进批发业,水太深,搞不清楚中国的批发业应该如何搞,当时外资主打的是零售业、连锁业,搞超市、大卖场等,来占领中国的零售市场。现在主要是进入批发市场。我们国家为了挡住外资进入批发业,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油品,我们很快搞了中石油、中石化,收购大量加油站,形成中石油、中石化的垄断地位。烟草也是,要求各地都进行改造,搞自己的配送中心,一旦外资大量进入的时候,我们的网络改造也差不多了,使得他们进入批发领域有困难。但是,现在如钢材、汽车等很多领域,外资真要进入时,他们可以把我们民营企业的网点买断。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用的很大力量就是采取并购手段,把你的网络系统用几个亿买下,因为外资企业有的是钱,他要的是中国市场。占领中国市场以后,后面开始跟着的就是利润。资本永远是为了增值而生存的,它不可能为中国人民来谋福利。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提出作为省市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面临一个新的战略,要有新的思想解放,作一些大的战略调整,这个调整不一定指浙江、上海、徽商,应该是整个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我们应该有点志气。我知道,这几年山东、江苏、福建还有中、西部一些省级物资企业,有很多困难,但都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开始起步发展。我接触了一些民营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他们有的做得很大,有的还在做钢材的剪切、加工配送等等。这些企业开始起步都很小,也没有多少资金,但现在在全国布点。如果我们把历史包袱基本解决以后,能不能把重组优良资产做大呢?民营企业能够做大,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做大呢?这就是我们要实现“蓝海战略”的背景。

二、如何实施“蓝海战略”
这里有两个东西需要大家注意,第一个就是弗里德曼先生,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写的一本书《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希望大家看一看。我在2005年去美国时,他们老是谈《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我搞不清楚《世界是平的》是什么东西。回国后,当时这本书没有中文版,现在已出版成为畅销书。《世界是平的》,这本书非常有时代特色,当然里面有些观点我也不同意。他讲到现在世界是一个网络时代,已经把世界夷为平地,因而世界是平的。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他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一个单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时期都是两种关系,不是竞争,就是合作。这很简单,到处都能找到竞争的对手,也能找到合作的对象。你可能与当地的人合作和竞争,也可能与很远很远地方的人合作,但是又很近,因为现在是网络时代。你的竞争对手有可能在美国,也可能在印度,但是大家都在很小的平台上运作,时间消灭了空间。他讲到共有十大动力,把世界夷为平地的第七大动力就是供应链。他列举了很多例子,其中就有沃尔玛全球化运作的实例。
另外需要大家关注的东西,就是日本的综合商社,主要搞进出口贸易,再搞一些海外投资。现在除贸易与投资加以提升以外,又增加了新的内容,第一个是信息,第二个是物流,第三个是金融,把这些融为一体。一些跨国公司都在研究“蓝海战略”,原有的“红海”里面竞争到一定的时期,其主要业务、核心竞争力已基本稳住了,但是这里面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了,他必须要找另外的出路。
我认为实现“蓝海战略”以下几个方面特别重要。

第一,要吃透我们行业的本质。生产资料流通行业,是商贸业,是生产性服务业。我们从事的生产资料服务,是批发业的业态。我们这种行业业态有好多特点,第一,是生产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中介,而不是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比如钢材,肯定是从钢厂出来,它要进入使用钢材的另一个生产企业或工程企业等,老百姓是不需要直接消费钢材的。第二,就是资金量需求特别大。第三,这种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大,特别容易波动。2006年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率只下降了0.2个百分点,原因是去年油价上涨,引起运输成本上升;库存上升,引起保管费用上升。包括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小,必然会对生产资料流通带来影响。第四,受到国际价格影响比较大,它不像生活资料,领带、衬衫的价格上涨对中国影响不会大,而生产资料的国际价格变化就影响大了,比如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钢材价格肯定上涨。这些就是生产资料流通的行业特征和特点,我们必须把行业本质吃透。

第二,要发现与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浙江、天津、广东、上海、安徽等做得较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要非常清楚,核心竞争力需在动态中调整,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在“红海”里形成的竞争格局,必须通过“蓝海战略”中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打破。

第三,要走进供应链。这方面非常成功的是浙江,还有天津,目前上海也在做。走进供应链非常重要,就是说把我们过去传统的一些产业链加以延伸,在整个供应链里面我们可能是链主,也可能是重要成员。我们既然是生产性服务业,一定要做到产业里面去。比如钢材,你一定要做到钢厂的生产里面去,有的时候可能还要做到钢厂的上游,即铁矿石进口及废钢供应里边去,做到焦炭、煤矿里边去。这是大家所讲的“上控资源,中控物流,下控网络”。后面就是批发商,或是最终用户,如建筑商、生产企业等。这是我们走进供应链实施“蓝海战略”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样的话,就能使我们真正实现在产业链中建立一些联盟,能够实现共赢,这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浙江、天津、广东的实践都已证明了这一点。拿浙江来讲,胡江潮同志到浙江物产后,看到浙江物产有一个“天花板的瓶颈约束”,如果没有新的思路,产业不一定能够提升。现在他们“冲破天花板”,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上午胡江潮同志介绍的情况,是实施“蓝海战略”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再来看天津,天津物产开始没有上那么快,但是这几年上得很快。天津重点是抓供应链,重点的大客户基本上都是重化工生产企业,抓住了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在运作中,产业链比较长,并有金融业介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第四,要实施品牌战略。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信誉,品牌就是利润。这方面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都承认中国制造业是个大国,但不是强国,为什么呢?你生产的东西都是贴牌的,都是外国的牌子,没有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为什么人家要卖个牌子让我贴牌生产呢?人家这是靠牌子赚大钱。就是说,他们都在经营自己的品牌,并不完全是经营他的产品。现在有不少虚拟工厂,就是你设计一个很好的品牌,但自己不用投资建工厂,而是由别人来替你运作,牌子是你的,钱由你赚。有人想不通,外国老板真笨,把产业转移到中国来,不是把中国的力量搞大了吗?但是人家不怕,因为中国处在产业链的末端,产业链的高端全部控制在外国人手里,所以美国的服务业占了GDP的50%~60%,搞服务业会赚大钱,有著名品牌也能赚钱。
有人讲,生产企业产品可以搞品牌,流通企业有什么品牌好搞。我说,不一定!比如义乌,义乌是搞小商品的,义乌两个字很厉害,是地方名字成为品牌。有人告诉我,香港有一个IT行业国际展览会,运作得非常好,后来这个牌子被一个组织买走了,成交几千万港元,光卖个牌子也赚了几千万元;比如浙江物产,有个元通汽车就很有名。实际上你品牌运作好了,很多东西就属于“蓝海战略”的内容,在这个领域里运作好了,就能赚大钱的。这种品牌效应还涉及到企业信誉问题,涉及到信誉体系问题,涉及到服务品牌问题等等。

第五,促进产业融合。物流实际上就是产业融合,现在世界上很多事情分得很细,专业化运作,在流通和生产领域将物流分离出来,也是专业化;但现在有大量的东西是实现产业融合的,物流既是专业化的体现,但又是一种产业融合,是一种复合型产业。大家知道,流通领域有四个“流”,就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分离这是过去讲的一般规律,但是从现在讲许多东西是“四流”合一的,如好多钢材市场、汽车市场、物流园区等,它绝对是“四流”合一的。要构筑这样一个理念,即不同产业、不同业态可以融合。比如胡江潮讲的浙江物产在台州与造船业融合,重庆把物资系统与港口业融合,成立重庆港务物流集团,这种融合我认为是可以的。这种产业的融合,有可能产生一种新的业态。也就是说,有许多地方运作得好就能1+1>2。

第六,注重新的流通方式。重点是四个东西,首先是电子商务。其次是连锁经营,生活资料可以搞连锁,生产资料也能搞连锁。第三是现代物流,特别是加工配送。第四是佣金代理。中国的佣金代理做起来比较难,主要是信誉体系没有建设好,所有的人只相信自己,谁也不相信谁,所以佣金代理就搞不起来。我们一定要注重研究新的流通方式。

第七,要培养职业经理层。我以前有个观点就是:21世纪是企业家的世纪。所有的东西都离不开企业家,因为经济全球化,全世界大概有7万多个跨国公司,需要有大量的职业经理。关于职业经理,国家已经摆上了人才战略的重要地位,中央关于人才培养的文件中专门提到要培养中国的职业经理。我认为,经理层应该职业化,像我们现在通过政府来任命干部的办法总有一天要改变,应该形成我们的职业经理层,职业经理的能力是一种商品,可以标价买卖。我到韩国去访问的时候,见了现代、大宇的董事长,董事长一年365天很多时间都在外面,有的时候在飞机上,他的办公室里有张床,有的时候不回家,他主要研究开拓新的领域。我问他,那你的经营靠谁?他告诉我,他有一支敢死队,绝对忠实于他。称经理层为敢死队。这个涉及到体制问题,有的民营企业能做到,但国有企业却做不到。但我认为不管体制有什么约束,我们应该考虑这些事情。刚才听胡江潮讲,他们一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人才培训,这非常好。法国、德国等国家都要求企业一年中要拿出百分之几的利润用于员工培训,如果不拿的话是违法的。我们中国还不能做到。实质上,加强员工培训是提高生产能力必须付出的代价。

第八,要经营文化。所有企业要经营自己的文化。文化这个东西,有的认为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实际则不然。你文化经营好了,职工有积极性,企业就能赚大钱;对于企业来讲,这可能是一个新的领域,可以有新的增长空间。如日本崛起以后,有好多人研究日本为什么在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一下子就那么快地成为欧美都赶不上的制造业大国?全世界好多人都跑到它那里去总结经验。有一本书最有影响,是哈佛大学埃菲拉 沃格尔教授写的,叫《日本第一》。日本为什么发展那么快,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用西方最先进的市场经济管理理念与中国孔子的儒学思想相结合,就是说日本把西方的一套学到了,东方的孔孟之道也没有丢,日本经济就振兴了。对此,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为啥日本把文化的东西渗入到经济中去能促进经济发展。我感到在今后的企业中,文化运作得好不好,非常关键。没有一个国际跨国公司是没有文化理念的,所有的企业都有它的文化理念。在“蓝海战略”中同样要经营你的文化,不一定要增加很多投资,就可能出来很多利润。理想也是一种文化,我们现在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种条件下,所有共产党员都要承担一种责任。即把不同形式的公有经济搞好。如果我们连这一点也没有的话,那我们还叫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属于竞争性行业,可以多元化,公有制能搞好而搞不好,你们就得挨板子。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大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多动脑筋。我接触了好多物资系统的同志,比如最近到云南,现在省里要搞物流,云南物资集团抓住机遇,搞了一个组建物流集团的方案,将云南省物资集团改为云南省物流集团,一字之差,省委省政府说好得很,可以搞成云南省最大的物流公司。结果把外贸及商业的储运公司全归并进云南物流集团,一下子给它资产增加了好多。还有就是河北,也改一个字,将物资集团改为物流集团,正在运作中,前景也不错。所以现在有好多事要求我们动脑筋、想办法,把企业运作好,不要把自己憋死。我们过去物资系统的同志都有一些很好的经验,也有很多好的经营、并购、重组的办法。从这方面讲,我们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就可以做大。现在提出到2010年生产资料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的有浙江物产和天津物资,百联、浙江、天津、上海、安徽、广东现在都是原物资企业列入商务部20个重点培育的流通企业。没有进入重点培育的企业,也可以运作,当达到一定的时候也有可能搞大。有很多东西都是无法预测的,当一定的机会来的时候一下子就可能做大。这里也可以考虑引进一些外资,与民营企业进行嫁接,关键是如何运作好。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一带一路 | 日联科技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正式开业

上一篇: 暂无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