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码相机的需求减少的现状,停产7个月后,奥林巴斯做出了将深圳工厂出售的决定。12月25日,日本精密机械、器具制造及销售商奥林巴斯(Olympus Corporation)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决定将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出售给一家软件研发公司Shenzhen YL Technology。预计转让价格为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7亿元))。股权转让所得收入将录入截至2020年3月的财年中。
目前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具体的交易时间将在2019年4月至2019年8月间。
工商资料显示,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注册资本7010万美元,由奥林巴斯(中国)有限公司全资拥有。
公告显示,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数码相机以及镜头制造。2017年、2016年和2015年,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的营业利润分别为3265.9万港元、8122.6万港元及2804.9万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5月,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便已经宣布停产。
当时奥林巴斯公布的关闭工厂原因是,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的数码相机市场的急剧萎缩,奥林巴斯深圳工厂的生产率显著下降;而且,奥林巴斯深圳工厂自设立至今已有26年之久,其设备也已经老化,很难再维持竞争力。
鉴于上述情况,奥林巴斯决定停止深圳工厂的生产,将生产集中到位于越南同奈省的Olympus Vietnam Co., Ltd.(奥林巴斯越南),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并加强数码相机业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奥林巴斯总裁笹宏行
奥林巴斯深圳工厂董事长、总经理小松享在《告部分员工书》中写道,2002年左右,在银盐胶片相机向数码相机急速发展的技术革新浪潮中,深圳工厂也迅速将业务中心向数码相机转移,确立了数码相机镜头P9106月生产量100万台的体制,并成长为拥有12000多名员工的工厂。
然而,2008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码相机市场规模逐渐萎缩,作为主力工厂的深圳工厂运转率降至顶点时期的20%。作为新业务,也是创收支柱的外销业务也伴随技术革新步入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诸多机型在2017年终止了生产。
此外,小松享也提到深圳工厂自投产至今已有26年,目前设备逐渐老化,外销业务也无发展空间,所以作出停产停工的决定。
奥林巴斯表示,受世界范围内相机·市场缩小,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等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目前公司经营前景严峻,集团内部不得不进行业务调整。
记者查询发现,此次奥林巴斯公布的深圳工厂接盘方,Shenzhen YL Technology应为深圳市易联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曾嘉诺,由曲水格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拥有,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为新国都(300130)创始人刘祥。
新国都成立于2001年,于2010年10月成功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主要从事以金融POS机为主的电子支付受理终端设备软硬件的生产、研发、销售和租赁。刘祥持有新国都28.87%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深圳市易联技术有限公司原为新国都全资子公司,但在2018年初,新国都将深圳市易联技术出售给深圳市德海威实业,转让价格为1.43亿元。随后刘祥旗下曲水格立又从德海威手中接手了易联技术公司。
据维基百科介绍,奥林巴斯株式会社(Olympus Corporation,东证1部:7733)是一家精于光学与成像的日本公司,产品包括显微镜、照相机、录音机、内视镜与其他医疗设备。奥林巴斯于1919年创立,总部位于日本东京。
日本数码企业“节节败退”
奥林巴斯不是首个关闭中国相机工厂的日本企业。
2017年10月,尼康突然宣布关停映像事业部位于中国无锡的生产子公司——尼康光学仪器(中国)有限公司。在宣布关停的当天,该工厂约2200名员工就被遣散,大部分员工当即签署了离职合同。2018年1月,尼康在巴西官网宣布退出巴西市场,以后不再在巴西做相机销售,仅保留售后服务。
和奥林巴斯类似的是,尼康等巨头也将数码相机市场的下滑归咎于智能手机的兴起。据日本相机影像机器工业会统计,2010年全球范围内小型数码相机发货量尚能超过1亿台;而在2016年,发货量已降低至1258万台。
卡西欧则在2018年4月24日前确定了退出亏损的卡片机业务的方针。卡片机是卡西欧在相机界主打的数码产品,特别是专为女性用户设计的“自拍神器”系列,曾是市场上颇受欢迎的卡片相机。
在巨大的冲击面前,很多相机企业也积极寻求业务转型。莱卡、蔡司、索尼等厂商选择和诺基亚、华为等手机企业合作,将自己的专业光学技术呈现在手机镜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