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通用汽车宣布为了到2020年削减60亿美元成本,将开展涉及1.5万人和5座工厂的裁员重组计划。
意大利当地时间12月4日,菲亚特克莱斯勒对工会表示,由于FCA位于意大利都灵的米拉菲奥里工厂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将暂时解雇3245名蓝领和白领员工,约占该工厂总数的一半以上。
10月6日福特汽车对内公布了将“重组人员”的通知,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该项重组计划或将导致2.5万名员工被裁减。11月28日福特公开表示将在明年削减美国两家工厂的生产班次,将受影响的工人转移到其他工厂。外媒披露,“重组人员”计划实施后,福特将在全球裁减约7万名员工。
在业内人士看来,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一些车企的工厂产能利用率下滑甚至低下。为了保持盈利,车企必然需要提高产能利用率,此时裁员、关闭产能利用率低下的工厂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据了解,通用汽车在美的12家工厂只有8家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可以达到80%,福特汽车9家工厂中有3家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低于80%,FCA的6家工厂有2家的产能利用率低于80%。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裁员瘦身,以求自保也是必然。
在中国汽车市场,车企产能过剩也是普遍现象。车市增速放缓、竞争加剧,一些车企的工厂产能利用率不断下滑将成常态。今年就有多次爆出神龙工厂由于产能较低,正考虑裁员,将工厂出售给东风本田或者东风日产。而现代重庆新工厂被曝由于销售疲弱。产能利用率约为30%。重庆工厂的不景气只是现代汽车产能利用率较低的一个缩影。今年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目标是90万辆,而其五大工厂实际产能为165万辆,这意味着大量产能将处于闲置状态。
据全国乘联会数据统计,2017年,统计在内的70家狭义乘用车生产企业的总体产能利用率为72.38%,与合理的产能利用率80%存在7.6个点的差距,且各大车系的产能利用率相差悬殊较大。
今年进入7月以来,我国汽车业已经连续3个月同比销量下滑,从乘联会获取截止到10月26日的数据显示10月销量下滑无疑。有分析称,中国乘用车市场将出现自1990年代以来的首次年度销量下滑,预计全年将下降1.6%,四季度销量将下滑7.5%。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此前表示,从目前形势来看,产销高速增长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了,低增长恐怕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常态。由于我国汽车产销基数已经很大,2017年达到了2940万辆的产销规模,这种高速增长恐怕难以持续。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产销高速增长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低增长恐怕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常态。
随着车市整体增速放缓趋于平稳,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车企承受的压力日益加大,“寒冬风暴”之下,车企的瘦身自保也或是应对市场的妥善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