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京津冀启动秋冬环保攻坚:限制土石方作业

2017-09-19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秋冬季来临,多省市蓝天保卫战开始打响。 8月21日,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多省市发

京津冀启动秋冬环保攻坚:限制土石方作业

秋冬季来临,多省市蓝天保卫战开始打响。

8月21日,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多省市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要求加大建材行业错峰生产力度,水泥(含特种水泥,不含粉磨站)等建材行业,采暖季(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15日)全部实施停产,水泥粉磨站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应实施停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继8月25日天津率先发布“停工令”之后,9月15日,据北京市官方媒体报道,北京也发布了相应的行动方案。在两个直辖市的行动方案中,对于土石方作业的限制再次被明确。按照业内人士的估计,在京津冀占据6成市场份额的金隅系水泥企业将受到波及。

采暖季土石方作业停工

记者注意到,方案实施范围为“2+26”,即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

8月底,天津首先印发实施《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天津的行动方案中明确表示,各类工地要做到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六个百分之百”;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全市建成区内停止各类建设工程土石方作业、房屋拆迁(拆除)施工、水泥搅拌及浇筑等作业,停止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土石方作业。

9月3日,在天津市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杨勇称,在通常情况下,每年的12月下旬至正月十五前后,出于建筑质量安全以及工人返乡的原因,各类工地基本处于停工状态,所以此次攻坚行动实际对各类工地的影响时间也就在2个月左右。

天津方案发布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北京市也发布了行动方案。方案规定,在今年采暖季期间,北京各类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土石方作业和房屋拆迁施工等将全面停止。

据新华社报道,环境保护部9月15日起将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至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巡查工作,全力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有业内人士预计,河北个别区域有可能也会跟进执行更加严格的停工令。

金隅系占据六成京津冀市场

对于此次京津冀大气环保攻坚战对建筑行业的停工处理影响,一位水泥行业专家对记者表示,这个影响从主要是需求面,水泥厂可能会处于停工的情况。

混凝土作为建筑的核心材料,在建筑行业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而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水,砂,石子组成。纵观华北,在金隅股份与冀东集团完成重组之后,金隅系可以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泥供应商。上述专家表示,金隅和冀东两家水泥业务在京津冀地区占到60%。

对于水泥的销售时节,该专家表示,每年上半年的水泥市场受春节和天冷的影响,旺季主要集中在3、4、5月份,下半年是雨季影响,主要在集中在9——12月份,一年中上半年与下半年的业务占比大约为45%和55%。而环保部在上述行动方案中定义的采暖季为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15日。

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也可印证上述说法。金隅股份2016年半年报显示,水泥及预拌混凝土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96亿元。水泥及熟料综合销量2033万吨,同比增长18.98%,其中水泥销量1752万吨。其2016年报显示,水泥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65亿元。水泥及熟料综合销量5521万吨,同比40.62%,其中水泥销量4767万吨。

据冀东水泥公告显示,其2016年上半年水泥的营业收入约为44.29亿元,全年的营业收入为102.7亿元。可以看到,两家上市公司的下半年营收和销量均高于上半年。

按照环保部的行动方案要求,今年秋冬的停产力度似乎超过往年。在2016年社会责任报告中,金隅股份称,当北京地区空气重度污染达到橙色和黄色预警时,公司按日制定水泥企业、施工工地、新材企业橙色或黄色预警措施,采取减产、停产检修等措施,降低对空气污染影响。

冀东水泥也在其公告中称,2016年11、12月各地政府频繁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公司及所属各企业积极响应,认真执行应急预案。

(责任编辑:中国压铸网 )
下一篇:

联诚精密越南公司斩获美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长期订单

上一篇:

新能源汽车基础建设提速 贵州将建成5万多个充电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