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2017-08-26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中国制造2025”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必须立足于制造业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主这一现实基础,贯彻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增效益为重点,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坚持稳增长 
    主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今年以来,工业增速持续下滑、工业投资大幅下降,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稳增长的主要短板。将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激发传统产业内生动力,强化传统产业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 

    一、是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积极落实甘肃省《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每年有重点地选择支持一批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实现绿色制造、补齐发展短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改造提升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提升、智能化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

    二、是深入推进两化融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打造融合发展创新平台,重点选择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应用。

    三、是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大对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要求的钢铁、铁合金、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格控制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加速优化产业布局。 

坚持调结构 
     今年前5月,战略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12.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为30.3%,经济发展新动能日益增强。甘肃将继续抓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确定的10个发展重点和6个突破方向,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 

    一、是着力培育发展10条优势产业链(集群)。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化工材料、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铜铝合金及深加工、镍钴新材料及电池材料、高端和智能装备等10条优势产业链(集群),实现供给体系由中低端产品为主向不断适应需要变化的中高端产品为主转变。

    二、是着力打造16个新材料产业基地。原材料产业基础和优势,推进建设镍钴、电池、工程塑料等16个左右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带动作用强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完成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0%以上。

    三、是着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核产业加快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建设,促进军工核技术与民用核产业高端对接,构建现代化核工业产业体系。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铜铝合金材料及深加工,力争到2020年形成1500亿元铜铝合金及深加工产业链。四是着力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坚持促创新 
    把企业创新摆在促进产业发展核心位置,充分挖掘区位、资源、人才等生产要素优势,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落实科技创新“30条”扶持政策。全面落实“科技创新30条政策”,构建开放合作创新体系,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扶持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优化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进一步释放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二、是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高水平的研发平台或产业创新联盟,激发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

    三、是突破和引进吸收关键核心技术。定期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加大省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四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群”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坚持增效益 
    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三品”专项行动。围绕“增品种”,引导企业加快研发符合个性化需求的新产品,满足消费升级需要。围绕“强品质”,以食品、中药材等为重点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倒逼企业走以质取胜发展道路。围绕“创品牌”,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品企业100%建立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品牌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

     二、是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依托各县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促进工业集中区差别定位和错位发展,强化县域工业集中区承载能力,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三、是大力推进绿色制造。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开展能耗重点行业对标达标活动。

(责任编辑:唐霞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氧化铝价格大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