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一带一路”车企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汽车的魅力

2017-05-15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中国车企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汽车的魅力。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近日发布汽车出口数据显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中国车企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汽车的魅力。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近日发布汽车出口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汽车出口达19万辆,同比增长31%,这正是“一带一路”给汽车出口带来的利好消息。

  围绕“一带一路”,中国车企积极向海外谋篇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大力布局产能,抒写中国汽车梦。为此,记者对各大汽车集团的产能布局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中国一汽

  中国一汽的海外本地化经营近日再结硕果,其在俄罗斯当地组装生产的首款车型——奔腾X80成功在莫斯科上市。

  一汽通过加大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走出去”模式的转型升级,目前已形成以“一带一路”实施路径为基础的东、南、西、北四条海外生产力布局。其中,“东线”将随海上丝绸之路拓展越南、泰国、印尼等市场;“南线”在巴基斯坦市场既有优势基础上,推进当地乘用车本地化,同时在非洲市场,争取中非发展基金等支持,打造东南非基地群;“西线”继续加强项目管控能力,策划投资入股,深化伊朗本地化;“北线”致力俄罗斯市场乘用车及哈萨卡车KD、本地化项目快速推进。

  统计数据显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带动下,中国一汽的海外业务已遍布东南亚、非洲、中东、拉美等5大片区,覆盖48个国家,拥有海外一级经销商49家、二级经销商227家,累计出口汽车逾26万辆,整车及零部件出口金额超过50亿元。

  东风汽车

  东风汽车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国情,积极探索不同合作模式。根据记者了解,东风在伊朗与IKCO公司在乘用车领域进行合作,并以KD方式在伊朗生产,2016年期间订单超过15000辆。同时,东风与SAIPA公司在商用车领域进行合作,累计向伊朗出口轻、中、重型卡车及皮卡等达50000辆。另外,东风汽车在俄罗斯建成了首家海外销售公司和首个海外产品销售展示中心。在印尼与越南,分别建立了微型车海外制造中心及东风试点营销阵地化推进模式。

  据东风集团介绍,为顺利达成公司2016—2020年海外出口中期事业计划目标,公司国际事业部将着力构建3+3+N(3个深度KD项目,3家海外销售公司,多个板块主导项目)海外事业布局。同时,东风集团将深度挖掘伊朗市场,建立首个10万辆规模的海外基地;以伊朗或智利海外公司为基础,试点建立东风风神与其它品系的资源协同,实现战略市场一体化管理运营;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东风品牌和东风产品在沿线市场的巡展。

  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已在东盟、中东、非洲、欧洲等地构建了业务网络,海外经营布局可谓高度契合“一带一路”的总体思路。

  上汽以硅谷、以色列为全球创新平台,在全球前瞻技术领域积极布局,及时捕捉世界范围内的创新机遇;以英国为海外研发平台,融入世界设计先进潮流,优化产品前期和概念设计阶段开发;以东盟、中东、非洲、欧洲、英国、南美、北美、澳新等15个重点区域为营销平台,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建立服务体系,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以泰国、印尼、印度为东南亚、南亚生产基地,瞄准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逐步形成全价值链的业务体系和面向周边市场的辐射能力。

  目前上汽已在欧洲、北美、南美、东盟、非洲以及澳洲相继构建了业务网络,并已拥有73个海外零部件基地,全球布局初具雏形。

  北汽集团

  北汽集团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展开了以云南瑞丽、南非、墨西哥、伊朗、埃及等地为战略基地的布局。 资料显示,北汽目前在全球47个国家搭建销售网络154家、建设海外产业基地4家、境外公司7家、KD项目22个,签约了62家分销商,销售网点154个,服务网点100个。

  2016年8月,北汽南非工厂破土动工,这是集团首座海外整车制造工厂。同年,地处“一带一路”中缅边境北汽云南瑞丽基地2016年年底竣工投产。目前北汽国际正加速推动缅甸SKD项目,加快开发适销缅甸市场的出租车、轻卡和自卸车等产品。另外,在北汽重要战略市场的墨西哥,自2016年北汽墨西哥公司成立以来,已开发了3家分销渠道,建设了8家专营4S店,预计在2017年底达到25家4S店,并将实现本地化组装。

  北汽集团旗下北汽福田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跟进32个项目,布局在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印尼5个国家的全球化工厂正在加快推进,将全部实现本地化生产。

  今年,北汽集团还计划在伊朗设立合资公司,实现本地化组装。

  吉利汽车

  据悉,吉利已经在埃及、斯里兰卡等国家设立了6个KD工厂。其中白俄罗斯全新的CKD工厂将在今年投产,最终规划产能可达12万辆, 这是吉利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下首个海外建厂项目,以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现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五国)为主要销售市场,未来将成为吉利进入欧洲国家的重要工厂。

  迄今为止,吉利已经在海外建立英国、埃及、印尼、乌拉圭、斯里兰卡、埃塞俄比亚等多家工厂。吉利汽车整车及KD出口遍布20多个国家及地区,在沙特、古巴和苏丹出口量排名中国品牌第一。同时,吉利在全球设立了四大研发中心和四大造型中心。除吉利自主品牌外,吉利与沃尔沃的合资品牌——领克则更是被定义为全球性品牌,其量产车也计划在2019年进入欧美市场。

  奇瑞汽车

  迄今为止,奇瑞汽车已进入俄罗斯、埃及、阿联酋、沙特阿拉伯、阿曼、巴林、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卡塔尔、科威特、老挝、黎巴嫩等国家的市场。

  据介绍,作为中国第一家进入伊朗的乘用车自主品牌企业,奇瑞已在伊朗占据绝对地位。截至2016年底,奇瑞在当地累计产销已近25万辆。奇瑞将CPS(奇瑞生产体系)引入伊朗本土工厂,并已经制定伊朗工业园的扩建规划,以现有6万辆产能的工厂为基础,建立新增10万量整车及主要零部件配套生产的汽车产业园。目前,已有8家零部件企业进驻园区,包括座椅公司等,部分总装项目也已完工,同时奇瑞先后在首都德黑兰等重点城市建立了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点,目前在伊朗全境拥有超过150家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

  华晨汽车

  华晨汽车近年来积极推动海外基地建设和老生产线转移,重点布局伊朗、埃及、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海外市场。

  据了解,华晨海外经销网络遍及非洲、中东、中南美、亚太等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经销商网点总数近400个。在保证整车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华晨汽车出口模式逐步向KD组装、投资合作(产品/技术输出)等多种经营模式过渡,并且已经在伊朗、埃及、俄罗斯、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6个国家建立海外KD工厂。

  华晨与伊朗第二大汽车集团的赛帕集团,共同在伊朗合作组装销售中华系列轿车,把伊朗作为践行“一带一路”的主战场之一,在德黑兰成功布局了两个生产基地,预计到2019年,华晨在伊朗将达到年生产16万辆中华轿车产能规模。

  江淮汽车

  据记者了解,江淮汽车早在2005年就建设了第一个海外轻卡生产基地。目前江淮汽车已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开展出口业务。江淮汽车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10个合资公司或组装工厂,并在意大利和日本建立了研发中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江淮汽车在海外已经合作建成18个KD工厂,覆盖中东、东南亚、中亚、南美等区域。随着江淮阿尔及利亚轻卡KD工厂的建成,江淮旗下的江淮轻卡在格鲁吉亚、乌克兰、俄罗斯等联通欧亚的重要支点国家也加快布局步伐。截至目前,江淮轻卡已在包括越南、巴基斯坦、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伊朗、墨西哥等国家实现了本地制造,初步完成了覆盖东南亚、欧亚、中东、非洲、中南美和北美的全球生产布局。

  长安汽车

  长安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美洲、南非等地,多为新兴市场国家。在2016年长安汽车成为秘鲁第一中国汽车品牌后,还将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长安汽车计划在2020年出口20万-30万辆,到2025年实现出口50万辆以上。

  未来长安汽车将分别在巴西、俄罗斯以及伊朗建立制造基地,进而将产品辐射周边市场。与此同时,长安汽车将继续打造阿尔及利亚、智利、哥伦比亚、秘鲁、伊拉克、乌克兰六大重点营销市场,形成十大海外市场布局。

  比亚迪

  比亚迪电动车的足迹已经遍布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约240个城市。到目前为止,比亚迪在全球已拥有30个生产基地。其中在美国、巴西、印度、日本、匈牙利等五个海外国家也都设有生产基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比亚迪近几年在美国、拉丁美洲、亚太各国纷纷设厂,投资也全面铺开。5月8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厄瓜多尔投资建设纯电动大巴工厂,这是其计划在南美洲建立的第二座电动大巴工厂,也是比亚迪继美国、巴西、匈牙利、法国等地之后建设的第五座海外大巴工厂。同时,比亚迪北美工厂二期扩建工程将于今年7月竣工,届时工厂电动大巴年产能将从目前的350辆增加到1500辆。另外,上月比亚迪位于巴西的太阳能和电动巴士底盘工厂也正式成立。

  广汽集团

  2016年中,广汽投资新建广汽自主品牌新疆项目,建成产能达20万辆规模工厂,主要生产本公司自主品牌传祺系列产品及零部件。据悉,广汽传祺目前已完成中东、东南亚、东欧、非洲、美洲等五大板块14个国家的落子布局,初步构建起了包括科威特、巴林、黎巴嫩、阿联酋、卡塔尔的广汽传祺全球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早前也在尼日利亚建立了SKD工厂,并先后引入了GA3、GA3S、GS5、GS5 Super、GS4等车型。

  针对海外市场,广汽传祺将分“三步走”,起步阶段选择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切入;提升阶段通过前期的布局及重点市场的突破和稳步发展,扩大海外业务的规模,建立中高端的品牌形象;快速发展阶段择机进入北美及欧洲市场,实现产销研全球一体化,成为全球一流的汽车品牌。

  长城汽车

  近年来,长城汽车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销售已初见成效,并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及南非设立了销售公司且运营稳定。据悉,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将建立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并于2019年正式投产,投产后年产量将达15万辆整车。经证实,长城汽车还将计划在北美建设生产基地,目前具体建厂计划仍在论证之中。

  宇通客车

  数据显示,2016年,宇通大中型客车海外市场出口共计7121台,车辆发往法国、英国、以色列、委内瑞拉、古巴、沙特阿拉伯、埃塞俄比亚等国,行业出口量占比37%,行业出口额占比35.2%,均位居中国客车行业第一。

  宇通在缅甸已累计销售客车1000余台,连续多年稳居缅甸当地客车市场第一份额,还按照国际标准在当地建立了KD散件组装厂,目前年产能可达1000辆,已实现超过600辆客车在当地组装交付。

  宇通的“古巴模式”被李克强总理誉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典范”,通过帮助当地建设KD厂,实现了产品、技术、标准和品牌等的全面输出,也提升了当地客车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高达99%以上。

  宇通以客车为媒,一国一策,进而带动周边市场,不仅实现了对“一带一路”沿线所有64个国家和地区的全覆盖,而且海外销售区域达到古巴、委内瑞拉、沙特、伊朗、哈萨克斯坦、英国、法国、以色列、保加利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超过5万辆。

  宇通客车积极与当地开展产能及技术合作,带动了一部分国家提升当地工业化水平。目前,宇通在缅甸、巴基斯坦、伊朗、古巴、委内瑞拉等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均实现了客车散件当地组装和产能及技术的合作。

  福田汽车

  随着福田汽车全球化的发展,公司初步实现了海外商用车全系列发展。泰国属地制造、巴西属地化采购、印度投产、阿尔及利亚合资工厂启动建设、联袂中非基金拓展非洲市场……

  统计显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福田汽车已经开发完成了22个主要大客户项目;侧重非洲、东南亚地区,覆盖15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已超过2000辆。同时,也在重点跟进6类行业中29家客户的41个项目,预计销售也将超过千辆。

  目前,福田汽车开拓梯次进入了东南亚、西亚北非、中东欧、非洲、中南美等市场,并形成了西亚北非、东南亚、中南美核心市场,同时实现了韩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等次发达市场的进入。

  目前,福田汽车在全球20多个国家设有KD工厂,已启动34个KD项目,投产30个KD项目,2020年总产能达27.2万辆。在日本、德国等国家拥有研发分支机构,产品出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埃及、南非、智利、秘鲁、哥伦比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到“十三五”末,福田汽车将争取进入欧盟市场。

  根据福田汽车对未来的战略规划,福田汽车将首先重点推进印度产业化,俄罗斯、巴西等国先采用KD方式进行投资,再逐步产业化,最终突破北美、欧盟、日韩等发达地区市场。

  苏州金龙海格客车

  上月,苏州金龙海格客车与马来西亚G A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共同合作在马来西亚组装生产和销售新能源客车。

  近年来,海格新能源公交客车已相继进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意大利、奥地利、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市场,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认同与欢迎;斯堪尼亚•海格双品牌客车牢牢占据中国制造高端客车出口的绝大多数份额,自主品牌的海格客车通过欧盟AEBS认证+同步ACC认证,海格一款13米客车最近完成了美国市场认证,已在纽约客运线路上运行;在沙特阿拉伯,海格率先推出双前挡豪华朝觐大巴,海格KLQ6122B更被沙特王室选为皇家机场的专用接送车辆;海格超级电容公交相继打开塞尔维亚、以色列、保加利亚、意大利、奥地利等沿线国家市场,并在中东欧国家已初现规模……

  以高端客车和新能源客车切入,苏州金龙加快了国际化布局。2016年底,由海格携手哈萨克斯坦知名科研中心PARASAT共同打造的纯电动客车生产基地正式落户哈城市阿拉木图。今后,海格还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影响,不断加大海外KD工厂的投资和建设力度,让高品质的海格客车驰聘在世界更多的地方。

  厦门金龙(大金龙)

  金龙客车在2000年开始实施海外战略,目前产品已覆盖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占中国客车出口量的比例超过1/5。

  自2003年始,金龙CNG公路客车产品已批量销往海外,金龙XMQ6118G、XMQ6117G等CNG公路客车产品批量销往菲律宾、泰国等地。2009年,首辆混合公交车XMQ6121H正式在新加坡上线运营,实现了国内自主品牌混合动力客车出口海外零突破。2015年,金龙新能源客车走进欧洲,率先进入欧洲城市示范运行。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三年以来,金龙客车涉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量2万辆,覆盖缅甸、泰国、菲律宾、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俄罗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约旦、巴林、塞浦路斯、尼泊尔、不丹、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克罗地亚、波黑等70个国家。截至目前,金龙客车已成为中国客车行业在“一带一路”市场布局最完善的客车企业。

  安凯客车

  从2010年整合品牌资源、推进国际化战略开始,安凯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开拓出了一套全新的差异化竞争模式。

  2011年3000辆安凯校车出口沙特,创下了当年中国客车出口的最大单;2014年,安凯1100辆客车出口阿尔及利亚;2016年,51辆A8高端客车出口沙特;2017年4月安凯客车更是集中发力,连下两城,先后斩获缅甸500台公交客车和沙特600台A9高端客车,创造了中国客车2017年出口的新标杆。

  至今,安凯客车仍然是中国出口沙特最大校车订单的纪录保持者,也是沙特市场拥有较大保有量的客车厂家之一。如今,安凯客车身影遍及阿联酋、俄罗斯、新加坡、沙特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通客车

  中通客车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建立了伊朗、埃塞俄比亚、印度等5个海外工厂,产品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整车出口、技术出口与品牌输出,去年实现海外销售额近10亿元。

  在条件成熟、发展前景好的海外国家和地区建厂造车, 中通客车为当地增加了收入和就业机会,受到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欢迎,打开了产品的销路。

  中国重汽

  中国重汽生产的重卡,如今已卖到全世界96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中国重汽进出口系统共承接整车出口订单累计32600辆(其中自营23006辆),连续12年保持国内行业出口第一。

  目前,中国重汽已在中亚五国建立了4个代表处,通过与当地汽车销售商合作,发展销售服务网点10多个,累计销售车辆1.5万台;东南亚区域的越南、缅甸和菲律宾,惟及南亚区域的巴基斯坦等国KD项目均实现当地批量组装生产,北非区域的阿尔及利亚组装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非洲区域的尼日利亚KD工厂具备装车条件;埃塞俄比亚组装项目预计2017年可以实现首批KD件发运。

  截至2016年底,中国重汽在全球设立了72个海外代表处和办事机构,在90多个国家发展了263家经销商,253个服务网点和228个配件网点,在14个国家或地区建立17个配件中心库,在7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15个个KD生产工厂,形成了基本覆盖非洲、东南亚、南亚、中东、中南美、中亚以及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经销商均为当地人,聘用当地员工,为所在国家解决劳动就业。

  陕汽集团

  早在2013年,陕汽出口重卡1.8万台,其中一半以上销往了中亚5国和俄罗斯。如今,陕汽不仅在新疆兴建了年产5万台的整车厂,还在哈萨克斯坦与当地著名厂商合建了一个装配厂,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当前,陕汽重卡已出口至欧洲、非洲、亚洲及中东等地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等国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行业前列。

  经过多年深耕,从一般贸易到SKD/CKD组装、技术转让,再到全面本地化项目建设,陕汽的本地化生产布局目前已初具规模,项目已覆盖非洲、中东、东南亚、中南美等区域,在埃塞俄比亚、伊朗、南非、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本地化生产。

 

(责任编辑:唐霞 )
下一篇:

压铸人国庆福利!《2025压铸企业名录》直降300元,高效对接客户,永久使用,免费更新!

上一篇:

“中国制造”华丽转身 中国品牌享誉巴西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