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第二届中国汽车模具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胜利召开

2016-06-07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模具制造》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汽车

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模具制造》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汽车车身模具及装备委员会等组织单位共同支持的第二届中国汽车模具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2016年5月20日在深圳华南城维也纳酒店会议中心8楼隆重召开。参会企业近200家,与会嘉宾300多人。

原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副总裁田亚梅女士

原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模具事业部总经理郝福春先生

香港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及系统中心主任高福荣先生

原博世集团模具高级采购经理胡洪胜先生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秦珂女士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褚克辛先生

大会主办方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苏江武秘书长介绍说,相比上一届论坛会议,本届会议内容更丰富,全面涉及汽车模具及零部件产业普遍关心的热点议题,其中包括中国汽车模具行业发展与未来、汽车模具及零部件自主创新、“十三五”中国汽车产业规划、智能注塑、新材料与汽车轻量化等,同时对汽车模具制造企业导入自动化,再造流程,重塑体系进行深度解读,进一步促成国内汽车整车、零部件模具制造企业达成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新局面。为此大会组委会特邀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褚克辛先生、原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副总裁田亚梅女士、原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模具事业部总经理郝福春先生、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秦珂女士、原博世集团模具高级采购经理胡洪胜先生、香港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及系统中心主任高福荣先生等现场答疑解惑,与各位参会代表互动交流。同时各位主讲嘉宾将在大会主会场做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迈向世界模具强国、中国汽车零部件与模具产业发展新机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研发对模具的创新需求、模具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引纲要、汽车零部件模具企业核心竞争力、汽车工业在微利时代的转型升级技术应用。

一直以来,中国汽车模具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但整体呈现“大而不强”的状态,高端材料主要依靠进口,核心技术缺乏,与德、美、日等工业制造大国相比,不论在质量、品种、规格,还是标准制定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而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更多颠覆性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正在撼动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传统制造业的运营模式与生存方式,汽车轻量化、绿色环保、新材料成为人们对汽车消费的进一步要求,新的消费升级催生新型产业布局,汽车模具与零部件企业该怎样融合上下游产业链,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汽车模具与汽车制造的协同发展?又该寻求何种途径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参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发展?为此,大会组委会在现场安排了汽车模具及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 创新合作”沙龙论坛及多场次技术专题讲座,包括对BHRT热流道针阀系统控制技术、汽车模具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几个基本步骤、宝钢模具钢在汽车模具中的应用、智能注塑未来发展方向、TD处理技术在汽车冲压模具领域应用等行业热点技术的研讨。

一天的会议结束后,与会嘉宾共聚一堂,在晚宴中欣赏着丰富的文艺节目及参与抽奖,互相交流,晚宴在”红包雨“中达到高潮。

新形势下,汽车市场既广阔也充满变数,技术革新与企业管理模式的更迭,对企业乃至国家战略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会议第二天,大会组委会组织了“汽车先进制造与模塑工业4.0发展工业体验之旅”考察项目,参会代表150余人参观考察群达集团福达事业部模塑智能制造与云制造远程管控平台、体验和胜金属模具及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日本工艺流程,然后前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生产线(冲压模具厂—塑料模具厂—电动车总装厂),共享行业领先企业技术、管理、市场经验。

大会得到了群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太同弹簧有限公司、深圳市和胜金属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腾鸿杰钢材有限公司、精工特殊钢科技有限公司、浩邦精密机械(深圳)有限公司、广东北重特钢有限公司、弗伦克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建儒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威耀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的鼎力赞助。

(责任编辑:雷增银 )
下一篇:

【铸时天匠待英豪,五湖知己聚宁波】压铸产业高峰论坛即将盛大开幕

上一篇:

第二届中国汽车模具及零部件产业论坛精彩掠影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