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玉柴“铁型覆砂铸造气缸体的工艺技术研究”项目获科技二等奖 填补国内空白

2016-03-07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广西玉柴机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配司”)申报的“铁型覆砂铸造气缸体的工艺技术研究”项目,近日荣获2015年度广西

广西玉柴机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配司”)申报的“铁型覆砂铸造气缸体的工艺技术研究”项目,近日荣获2015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填补了中国国内应用该工艺生产气缸体的空白。据悉,这是该公司2004年以来第二次获此殊荣。 

 据了解,“铁型覆砂铸造气缸体的工艺技术研究”项目,是将铁型铸造和壳型铸造两种方法相结合,在铁型内腔周围覆上一层薄薄的覆膜砂铸造气缸体的一种铸造工艺方法。

 

 该工艺可使产品组织致密,具有尺寸精度高,机械性能好,节约人工、造型材料等特点,消除皮下气孔、组织缩松或疏松等缺陷,解决气缸体在压力工作环境下的渗漏问题,提高铸件的整体机械性能,满足气缸体生产的各项性能指标,实现减重,改善作业环境。

 

 “铁型覆砂铸造气缸体的工艺技术研究”项目,主要是在推广应用玉柴配司于2004年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QT800-6球墨铸铁曲轴新材料’项目的基础上,经过项目组成员多年努力,深度研发出来的科技新成果。

 

 为此,玉柴配司自主研制开发出了一条铁型覆砂工艺生产气缸体半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并自行安装和调试,节约成本达400万元。玉柴配司总工程师李胜柱说,“该项目总投资比国内先进静压生产线投资少2700万元,比进口生产线投资少4700万元以上。”

 

 据上述项目主持人李文彬介绍,该工艺与砂型铸造工艺相比,可节约铁水30%、用电25%,提高劳动生产率30%,降低生产成本25%;制造出来的气缸体的壁厚减少15%,进,每台约减重5Kg。近三年来,该项目为公司新增销售额30310.17万元,新增利税5081.64万元。

 

 2015年,玉柴配司充分发挥铁型覆砂工艺技术优势,重点围绕轴类、箱体类零部件两大主线进行拓展,加大新品开发力度,做好产品技术储备。

 

 在箱体类产品方面,成熟批产4FA气缸体,并使T9000、T7000两种大缸体转成铁型工艺生产,还开发了4S、4F、6C、6T四种气缸盖。

 

 在轴类产品方面,重点做好曲轴产品升级,加快QT800-4铸态曲轴的应用,全面提升曲轴的疲劳强度;着重进行曲轴优化减重,完成了A9L00、FC400、S6000三种曲轴减余量任务,并对4E球铁曲轴掏空减重进行了三次试验,且效果良好。

 

 在QT600-10的应用上,批量生产方盛安装板,以及供柳汽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渣土车等的平衡悬架支架;完成了柳汽MPV桥壳,包含差速器壳、齿轮托架、轴盖的试制开发。

 

 据了解,目前中国内外对高强度球铁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以下几点:一是提高高强度球铁延伸率,以增加其塑性,改善其可靠性。但即使高强度球铁组织再细化,其延伸率最高也只能做到5%,仍属脆性材料;而QT800-6球墨铸铁曲轴本体延伸率稳定在6%以上,冲击韧性稳定在40J/?2以上,达到韧性材料标准。二是球铁的疲劳裂纹扩展性比钢差,使一般球铁曲轴的可靠性远不如钢曲轴。而QT800-6球墨铸铁曲轴球铁本体在高强度下,仍可保持较高的韧性和塑性,从而改善了其疲劳裂纹扩展性,是“以铁代钢”的理想材料,同时转变了人们的“铁不如钢”的传统观念,填补了国内外“双高”球铁空白,开创了球铁应用的新领域。

 

 正是由于高强度球铁具有这些优点,玉柴配司不断加强对其应用研究,先后设立了“一种球墨铸铁的生产方法”“铁型覆砂铸造气缸体的生产方法”两项目,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由此衍生出“QT800-6球墨铸铁曲轴新材料”“铁型覆砂铸造气缸体的工艺技术研究”两个项目。

 

 此外,“高强度高延伸率球墨铸铁曲轴应用”项目也荣获2013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型船用球墨铸铁曲轴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和“船用水冷排气管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项目,双双荣获201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据悉,“铁型覆砂铸造气缸体的工艺技术研究”项目,还可广泛应用于气缸盖、水冷排气管、车桥、汽车底盘件等重要复杂零部件以及多种高质量大中小零部件的生产。

 

 目前,玉柴配司正在加紧建设公司新基地,充分利用铁型覆砂工艺技术,建成自动化铁型覆砂曲轴铸造线、气缸体铸造线、气缸盖铸造线、汽车底盘件铸造线、油底壳生产线,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将企业打造成为中国国内卓越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责任编辑:刘水平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JM2016昆山国际机床展,一场超有性价比的“机床大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