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智能化电动汽车在2020年产业化有望

2015-08-05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从“十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走过了从研发、示范考核再到产业化的阶段。

          从“十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走过了从研发、示范考核再到产业化的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即将进入成长期,“希望在2020年左右,全新结构的轻量化纯电动轿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化电动汽车将先后进入产业化阶段。”


          在1日举行的“互联网 汽车 交通”高峰论坛上,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发表上述观点。


          2014年是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元年,中国新能源客车产业化规模世界首位。2015年,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有望产业规模达到世界第一位。


          欧阳明高直言,我国的动力电气化技术开始全面商业化,燃料电池汽车正在进入市场,电动汽车技术的全方位技术产业化也已开始,并形成了总体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但在补贴政策、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呈现三大技术变革:动力电气化技术变革、结构轻量化技术变革和车辆智能化技术变革。


          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车辆智能化技术,要经历从辅助驾驶到集成式循环空驶,再到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的三个变革阶段。欧阳明高说,到2020年,主流汽车厂家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将就位,以电动汽车为储能终端的能源互联网、汽车物联网和信息互联网将相互融合,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核心支柱。


          与国际汽车智能化技术相比,我国在技术水平、基础设施规划、政策和测试规范等方面差距较大。欧阳明高透露,其正在参与制定的“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布局中,将以纯电动汽车为平台,进行电池、纯电动汽车、智能化联合研发,并在2020年实现轿车百公里电耗降低20%的目标,产业化后续时里程200—250公里的小型纯电动汽车,届时“取消补贴也可与燃油车竞争。”


           在自动化技术方面,我国2020年将开发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平台技术,电动汽车智能化水平达到SAE三级,即在高速公路可以无人驾驶,并实现百辆级电动自动驾驶汽车、千辆级智能驾驶辅助电动汽车示范运行。


(责任编辑:曹芳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国家机器人检测和评定中心已落沪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