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程洪:将外骨骼机器人升级为机器人产业联盟

2015-04-28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从理论论文,到实际成果,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程洪花了5年的时间。在他看来,通往“让技术服务社会”的道路,并
    从理论论文,到实际成果,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程洪花了5年的时间。在他看来,通往“让技术服务社会”的道路,并不平坦。

  2009年,程洪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回国到电子科技大学任教。2010年,他创建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实验室,开始了“外骨骼机器人”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外骨骼机器人”利用的是生物、机械、电子合一的系统,它可以用来帮助高位截瘫患者站起来,根据人体机能感知其意图,进行步态合成,实现像有腿那样“行走”,也可以对正常人的行走形成助力。

  2010年,刚从美国来到电子科大的程洪既没有资金,也没有团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知道,唯一的出路是吸收社会资源,再来做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于是,已有机器人论文研究成果的他与学校另外一位老师一起做技术深化。

  刚开始,他们都把“大狗机器人”的图画好了,后来还是放弃了。程洪希望机器人能以大众市场需求为导向,于是转向面向市场、面向产业化的企业产品——“外骨骼机器人”,把它作为成果转化对象。

  作为高校研究团队,程洪团队拥有的只是人、技术和智力。程洪把这个项目定义为“技术密集型”。在前期,资金主要是团队自筹,比如四川省千人计划资金、昆山领军人才、苏州领军人才等资金支持。

  项目进行两年后,他们遇到了技术瓶颈。当时国内还没有这套系统,很多老师觉得他们在迷雾里找不到方向,开始疑惑这套系统能否做得出来。

  “看到别人都没有做成,自己容易也缺少勇气。”程洪不断地为团队成员鼓气,并吸收新成员加入。对于程洪来讲,这不仅是人员的增多,更是跨界技术和思想的补充。

  技术问题攻克后,他们的团队遇到了转化过程中的第二个困难:如何来保障技术研发与市场产业化的对接。“有人对这个科研项目感兴趣,愿意孵化它,就需要地方政府、产业化公司和大学实现人、财、物的协同创新。”

  电子科技大学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有学科性公司的政策:科研专利为学校和团队共有,学校占30%,团队占70%,同时科研专利可作为无形资产入股企业。

  2012年,布法罗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对该项目进行孵化支持。该项目以专利技术入股。程洪成为该公司首席专家。利益分配则依照股权所占百分比执行。

  2013年,程洪团队终于系统完整地实现了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相关技术已经取得6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不仅如此,2014年12月,程洪发起成立了四川省机器人产业联盟。

  程洪说,这多亏了协作机制发挥的作用。这个机制的内容包括:学校提供技术,企业提供资金,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并且倡导协同创新。“这是社会大方向。”程洪说。

  程洪觉得,自己一直在凭借个人兴趣在做这些事情,其初衷并不是赚钱,而是让技术去服务社会。但他同时坚信,根据市场需求而进行的科技研究产业化转化,其成果肯定会带来收益。

(责任编辑:杨春思 )
下一篇:

合金套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原理及应用

上一篇:

佛山照明:LED占比仅三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