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送餐、聊天、伴唱样样都行 今年6月份开进市区印象城
1 |
机器人“服务员”吸引眼球之余,能否被市场认可还有待时日。 |
苏报讯(记者 尤薇)从迎宾、端盘子的服务员,到炒扬州炒饭、做刀削面的大厨,全部由机器人“承包”,这里还请进机器人“科普老师”,以及一支阵容庞大的机器人乐队,昨天中午11时许,在张家港国贸酒店机器人科普演艺餐厅内,不少顾客边品尝美食,边兴致盎然欣赏机器人乐队载歌载舞。据酒店总经理孙岩纹介绍,主题餐厅开张2个多月来,日接待顾客最多已达到150多人次,销售额比刚开业时增长1倍多。
这是我市首家引进机器人“上岗”的五星级宾馆,最快2到3分钟,就能吃到机器人服务员送来的主题餐,走进200余平方米的主题餐厅,就像进入波音机舱,身穿天蓝色围裙、颈系彩色丝巾的“机器人小妹”,端着装满食物的托盘,沿着地板上的感应磁条轨道,在店堂内忙碌穿梭为顾客送餐。“您点的菜到了”,随着悦耳声音,“机器人小妹”开始上菜,上完菜后顾客只要根据提示,摸下“机器人小妹”手上的按钮,就能“大功告成”了。
首批有20余个机器人“上岗”,总“身价”在60万元左右,一台送餐机器人“身价”在8万元左右。“升级版机器人主题餐厅总投资250万元左右”,据孙岩纹介绍,随着智能机器人进入餐饮行业,机器人炒菜、送餐方兴未艾,从去年初起,酒店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智能开发研究所联手,研发机器人科普演艺为主题的升级版智能餐厅。“原来的送餐机器人速度较慢”,他们经过3个多月的研发,把机器人送餐时间缩短50%,并改进感应磁条轨道,和地面实现无缝对接。据统计,目前光炒饭、送餐机器人,就比原来节省了30%到40%的人力成本。
从星际大奇航套餐、超能陆战队套餐,到机器人总动员套餐,点上一份机器人主题套餐,和智能机器人“聊天”,观赏大屏幕上的机器人科普大片,再看一场机器人乐队表演,机器人科普演艺餐厅内,一顿“机器人主题大餐”历时1个小时,顾客吃得有声有色。据孙岩纹介绍,眼下市民在外吃饭,吃情调吃氛围成为时尚,为了打造科普演艺一条龙的机器人“时尚服务”,他们“上岗”的机器人服务员,专门引进“科普机器人”,可以回答“传授”宇宙知识等100个问题。“一支机器人驻店乐队就花了15万元”,根据星级宾馆水准,请国外技术人员共同研制、开发软件,组建的7个机器人“驻店乐队”,通过智能化操作,将音乐、动作栩栩如生组合在一起,可以现场表演小苹果、中国功夫等9个节目。
科普演艺机器人餐厅今年5月将开到南通,6月开进市区印象城,预计到年底将开出5家连锁门店。
纵深阅读
机器人能否代替大厨服务员?
在全国餐饮行业中,苏州机器人餐厅可称领“时尚之风”,去年7月,昆山开出我市首家机器人餐厅,据报道,其规模、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型号,属国内第一家。眼下又出现机器人科普演艺餐厅,这样的“餐饮时尚”,到底能走多远,市区餐饮行业众说纷纭。
2015年全国餐饮发展八大趋势显示,餐厅智能化是一大趋势。机器人餐厅的出现,对市区餐饮行业来说,一个最现实的理由,就是节约成本。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80亿元,同比增长11.7%,在全省继续领跑。然而,对市区众多餐饮企业来说,由于餐饮格局的改变,近年来出现高端餐饮疲软、大众餐饮猛进的“两级市场”,高端餐饮下降幅度最高达到70%,大众餐饮上升幅度达到一成左右,生意并不好做。
餐饮企业争相进军大众餐饮市场,利润摊薄,餐饮业用工成本等快速攀升,成为越来越明显的阻力。据市餐饮业商会秘书长钟慎明介绍,目前餐饮行业纯利润只有3%左右,近年员工工资年上涨幅度在10%以上,用工成本占营业额的比重,已从前3年的20%到25%,上升到25%至30%,是继原料成本之后的“大头”。张家港国贸酒店总经理孙岩纹坦言,现在餐饮宾馆业人力管理成本增大,招工困难,开拓机器人服务最关键的考量,是降低劳动力成本。开设连锁后,机器人乐队还能巡回演出,降低成本,据他们测算,开到3家连锁后投入回报会更高。
“一哄而上开大而全的餐饮店已经过气了”,随着大众餐饮市场的日渐细分,个性化餐饮将成为新增长点,这是市区餐饮企业探索机器人餐厅的另一个考量。然而,机器人能否真正代替厨师、服务员?有部分业内人士提出不同看法。“餐厅最关键的还是菜肴、服务品质”,他们认为,餐饮行业是一个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对烹饪、服务要求高,目前国外机器人餐厅也寥寥无几,机器人大厨、服务员,能否真正达到顾客满意水准,这样的包装模式,在吸引“眼球”之后,能否被市场认可,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