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首度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正是由于中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内企业涌入机器人产业的同时,日本及欧美企业也都将重心转向中国。GRII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在中国市场有销售的国外机器人企业超过25家,这无疑加剧了整个机器人市场的竞争力。
从产业链上来说,整个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设备制造厂和下游行业应用三大块。“目前国内企业的现状是:主要集中为下游系统集成商,而产业链上游无核心零部件制造商支撑,关键零部件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外企,因此长期受制于人。”机器人产业研究专家罗百辉表示,在本土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原材料成本构成中,减速机占据40%,伺服电机占据30%,控制器占据15%,其他占据15%,大部分利润都被掌握核心技术的外资企业拿去。
从技术力量来说,我国每年申请机器人技术相关专利、发表机器人技术相关学术论文居世界首位,但核心技术研究却大幅落后。以RV减速器为例,中国申请人申请的专利仅26件,且有效专利仅有13件,发明专利只有2件;而国外申请人在华申请了专利47件,其中有效的26件全部是发明专利。
正是由于关键零部件难以自主,内资品牌利润被挤压,加剧竞争更多只会带来价格战,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之间的火拼,目前,内资、外资企业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差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