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中国工业机器人大发展的时代已到来

2014-11-18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16日,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在此次举办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院士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中国工程院

  16日,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在此次举办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院士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谭建荣、封锡盛共同探讨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道出自己对中国机器人时代的展望。

  “中国工业机器人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16日在深圳表示,“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将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动力。”

  熊有伦接着讲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是当下的先进生产力,将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作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中国产业升级压力、劳动力成本上涨及节能减排立法,将驱使中国制造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靠拢,这是中国制造业的机遇与挑战。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36860台,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其中外国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000台,占比达四分之三。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超过120万台,而中国装机量接近10万台,中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仅为25,远低于日本的339、韩国的347、德国的250。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尚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市场。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扶持中国机器人产业。2013年年底,中国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进行了战略层面的规划指导。近期,工信部表示要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

  蔡鹤皋称,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在兴起,目前中国具有四百多家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部分中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取得初步突破,性能标准达到国外同类水平,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关键基础部件依赖进口,造成国产机器人成本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中国应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加快实现关键基础部件产业化。

  同时市场需求是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中国存在大量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对工业机器人需求迫切,存在大面积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空白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应针对市场需求,生产出适合中国广大产业需要的高性价比机器人产品。

  中国工程院士谭建荣与其他人关注的不同,他主要注重自主海洋机器人的发展,他表示,自主海洋机器人将是海洋机器人发展的主流方向,从信息型向作业型发展,从低智能向高智能发展,从单体向群体合作及网络化发展,机器人研究前景无限。

(责任编辑:向玲玲 )
下一篇:

浙江·宁波五金机电产业优势全解析 ——打造世界级五金智造与进出口高地

上一篇:

德国专注自身优势 放弃制造整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