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高端机械装备受市场追捧 行业整体呈企稳格局

2014-08-20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速继续下调,第一季度GDP 增速7.40%,连续第九个季度低于8%。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在今年一季度

  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速继续下调,第一季度GDP 增速7.40%,连续第九个季度低于8%。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在今年一季度也大幅下滑,GDP 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有很大关系,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进一步下滑风险。从PMI的波动上可以看出,政策调节对经济的影响在增加。当前,政府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心很大,未来仍会以时间换空间,以忍受较低经济增速换取经济转型的实现。由于前几年过度投资,导致机械行业普遍产能过剩,虽然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投资增长,而且为避免经济失速,中央政府提出持续的微刺激政策,在铁路建设、农田水利等领域进行局部刺激,但建设周期可能会被拉长,行业复苏尚显乏力。

  以下,我们从行业运行数据、行业政策和公司业绩等方面简要对今年的机械行业状况进行一些分析:

  1、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固定资产投资是与机械行业的整体需求密切相关的。2014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与机械行业实体并肩继续下行。从2014年1-6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增速已跌至17.30%,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增速下降至13.60%。与此同时,1-6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8.8%,二季度我国GDP增速仅为7.40%,充分显示经济增长之疲弱。从2011年以来,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逐步下滑,目前已降至17%左右,部分机械行业企业开始为过去疯狂扩张产能而付出代价。

  2、子行业运行状况

  今年以来,机械产品需求分化明显。与宏观经济关系最为紧密的子行业如工程机械、重型机械、煤炭机械等专用设备制造业,受下游投资放缓冲击较明显,相比之下,泵、压缩机等通用机械产品需求则更为多元,销量平稳。而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全球产业转移、制造业升级的农业机械、铁路设备、海工装备机器人等领域仍保持较高景气度,今年以来订单或销售形势良好。

  (1)、工程机械

  2011年以前,专用机械产能扩张速度相对较快,尤其是与基建、房地产相关的工程机械,导致目前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短期内供给增长而需求萎缩这一总体局面难以改善。从2014年房地产计划投资总额和土地购置面积两个指标来看,同比下滑幅度较大,影响到工程机械未来形势不容乐观。但另一方面,受益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拉动,市场对工程机械制造业的需求,尚能维持在一定水平。

  (2)、农业机械

  农机补贴力度加大,农机从中受益。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7.5亿元,共补贴购置各类农业机械约594万台(套),受益农户达到382万户。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在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2013年,玉米和水稻全程机械化率分别为71%和65%,虽然增速很快,但水稻机插和玉米机收依然是两个薄弱环节,这部分还有一定潜力。

  (3)、军工装备

  出于国家安全需要,国防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国防建设将会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国防投入将会进一步加大。我们通过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的预算草案可以看出,2013年中国国防预算为720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这是中国国防预算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军费开支仍将继续保持10%~15%的增速,至2015年达到8000~10000亿元的规模。随着军民工业融合程度进一步加快,未来市场空间和想象空间依然较大。

  (4)、铁路设备

  国务院决定将2014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调整为8000亿元,较年初计划增加1000亿。其中,国家铁路投资由6300亿元调整到7300亿元,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投资700亿元左右。国家铁路新开工项目由44项增加到64项,新线投产由66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前期储备项目由13个增加到20个。2014年下半年,是铁路建设高峰期,随着铁路营运里程的增加,预计未来三年铁路总公司货车年采购量将继续保持增长。

  “十二五”是城际铁路启动期,“十三五”则是城际铁路建设和交付高峰期。此外,“高铁干线”+“城际铁路”战略已形成明显的路网效应,高铁配车密度将持续提升,动车组需求仍然旺盛。

  3、行业上游原材料状况

  2013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降温”,钢铁行业进入新一轮“政策”与“市场”双杀下行周期。整个行业遭受因过剩产能削减、环保限产、银行资金面收紧及下游市场低迷所带来的多重打击。2014年6月进入行业传统淡季,虽然微刺激政策持续加码,宏观经济有望企稳,但在传统淡季中粗钢产量高居不下,供需矛盾依旧,钢价跌势难止,未来行业基本面仍有下行压力。今年国际铁矿石供给上升,中国实际“需求端”下降及中国“融资性铁矿石”因资金压力不断增大而产生抛售情绪,未来短期中国铁矿石价格仍将维持在一个下行周期内。由于政府对产能过剩程度严重的钢铁行业早已明确表示不出台任何刺激政策,因此钢材产品价格下行未来还可能继续。钢材价格的下跌,有利于机械产品成本的降低,对下游机械行业有一定利好。

  目前,高铁时代已全面到来。按照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到12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1.6万公里。截至2013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已经到10.31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11028公里。如要完成规划目标,今明两年需年均新增铁路营业里程8450公里,年均新增高铁营业里程2500公里。未来两年将会是铁路竣工高峰期,这将带动对相关车辆设备需求,尤其是动车组的采购需求。

  在年初的全路工作会议上,中国铁路总公司安排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为6300亿元,之后第一次调整增加至7000亿元;4月8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宣布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由7000亿元再增至7200亿元。不出一月,在4月30的电话会议中铁总再次上调2014年铁路投资总额达到8000亿元以上。如此一再上调铁路投资,清晰地表明铁路投资是今年政策刺激的一个重点。铁路设备需求将会迎来稳定的拉动。

  尽管大多数通用设备和机械基础件公司都将面临整个行业投资下行带来的供给过剩,但子行业内仍有个别细分行业存在成长机会,如机器人产业。在经济转型升级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情况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无疑将会迎来一个需求快速发展阶段。据介绍,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1/5,总销量超过了日本,位居全球第一。2013年国内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按可比口径计算,销量较上年增长65.5%。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万台,较上年增长20%。预计中国有望在201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保有量将超过15万台。经过30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到了转型升级关键节点,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认为,机器人产业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可能是一个重要推动力量。机器人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并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

  今年一季度,按申万行业分类的机械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660.17亿元,同比下降2.04%,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75.31亿元,同比下降9.85%。

  作为行业龙头,中集集团一季度营业收入121.13亿元,同比增长2.68%,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降41.72%,这主要是因为集装箱压缩产能、海工交付节奏放缓,以及人民币贬值导致远期外汇合约损失等因素造成。二季度以来,上述因素逐渐得到改变,公司经营向好的态势明显。

  中集集团拟投资30亿元在宁波建物流装备项目。中集集团表示,集装箱业务是集团的主要业务之一。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逐步恢复以及全球集装箱化率的逐步提高,预计未来集装箱的长期增长趋势仍将持续。鄞州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集团进一步巩固和保持在集装箱行业的领先地位。

  总的来说,2014年我国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中国仍是世界制造业基地,大多数机械设备将在国内消化。但无论出口消费还是国内消费都已面临供给过剩考验,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经济结构调整仍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转变过程,机械板块行情持续分化,宏观经济整体偏弱决定了传统机械行业受到持续冲击,难以全面复苏。但由于高端机械装备受市场追捧,在目前宏观政策背景下,部分具有较强政策导向的农机、铁路设备等高成长性细分行业仍有价值潜力,今年机械行业整体面临企稳格局。

(责任编辑:向玲玲 )
下一篇:

2025杭州国际安防产品展会(杭州安博会)团队走进石家庄宣传

上一篇:

全自动取件机器人系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