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我国环保类仪器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4-04-21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环保类仪器仪产业发展现有不足之处:    近年来,我国环保类仪器仪产业表虽然取得一定进步,在品种和数量上基本能够满足实际

环保类仪器仪产业发展现有不足之处:
  
  近年来,我国环保类仪器仪产业表虽然取得一定进步,在品种和数量上基本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但使用时存在监测频次低、采样误差大、监测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环境管理的科学决策和执法的严肃性,又易挫伤企业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高质量的分析仪、专用监测仪器和自动监测系统多是国外引进的,国产仪器占的份额很小,虽说目前这种局势正在改变,但在产品结构、研发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国产监测设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监测设备的市场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国家开始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实施方案之后,监测设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进口替代。2012年大约80%的监测设备是进口设备,而2013年下半年,国外的监测设备的市场份额已经低于国内设备。
  
  国产监测设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有三大原因:
  
  一是信息安全因素,支持监测设备国产化。环境数据均是无线传播的且监测设备逐步走向一体化模式,同时可监测到敏感信息,从信息安全角度考虑政府鼓励监测设备国产化。
  
  二是本土龙头企业具有扩张的先发优势,比如技术储备和资金实力。环境监测的单一监测指标市场空间有限,国内龙头在经历了上市融资后,资金充裕,研发投入占比高,奠定了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具备扩张潜能。
  
  三是第三方运维成国内企业竞争的蓝海。向第三方运维转型,是环境监测企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加大行业内分化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国产设备性价比高,在符合监测性能达标的前提下,国家要求按照政策将优先选用国产指定设备;另一方面大气监测涉及到国家安全层面,因此政府采购对国产设备存在明显的倾向性。因此未来国外和国内厂商的市场占比将此消彼长,结构将有大的调整,预计2014年国产监测设备的市场份额将会达到80%。”招商证券研究员侯鹏非常看好国产监测设备市场。
  
  做大做强需逐步掌握高端产品核心技术
  
  近年来,我国环保检测设备行业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企业运行体制不完善,趋同化倾向严重。众多中小企业蜂拥而上,缺乏技术缺乏资金,低水平重复的较多,仪器的质量和性能均不能与国外进口仪器抗衡。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短缺,低档产品供大于求。
  
  应该说,我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同国外企业仍有不小的差距,同时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也缺乏紧密合作的机制,科研成果不能快速实现产业化。政府对开发研制环境科学仪器的投资和风险投资也不足。
  
  “环保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在满足价格便宜、易于维护、运行稳定、适应恶劣环境等基础上,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由较窄领域监测向全方位领域监测的方向发展,由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向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吴幼华说。
  
  除此之外,不少专家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借助国家各种扶持政策,推进环境监测仪器的产业化和技术升级。同时促进监测仪器科研与生产结合,鼓励环境监测仪器生产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合作,加快环境监测技术的成果转化。
  
  从企业层面来讲,要促进生产企业的重新组合,提高企业竞争力,加速高新技术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对国外已有先进的成套技术的监测仪器,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关键技术,合资生产,再逐步实现国产化。
  
  政府层面要加大对环境监测仪器的监督管理加快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运营市场化机制与资质认证认可制度,消除运营市场混乱带来的负面影响。适时完善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明确环境监测仪器发展方向,指导和规范环境监测仪器健康发展,避免企业盲从。

(责任编辑:黄燕妮 )
下一篇:

第 24 届全国 27 省(市、自治区)5 市 1 地区铸造学术会议 暨山西省第 36 次铸造会议通知(第一轮)

上一篇:

探索我国是否沦为国外二手工程机械市场的倾销地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