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士特公司自主研发的“FH400B液力缓速器”荣获2013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这预示着国家将逐步加大对汽车缓速器产业未来发展的扶植力度。缓速器作为辅助制动产品,对于提高商用车行车安全有很大的作用,国内参与电涡流缓速器和液力缓速器研发的企业已有数十家。
2012年9月实施的新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对部分商用车提出了必须强制装用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的要求。虽然,该规定曾被业界视为缓速器市场快速发展的转折点,但实际上,近两年我国汽车市场缓速器的产销量并未大幅增长,尤其是液力缓速器,销量甚少。多家企业向记者表示,未来几年缓速器市场的发展很可能是平淡无奇。
客车、中重型车配装差异大
“在我国,缓速器产品的应用集中在客车领域,且以电涡流缓速器为主。”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史杰坤对记者说。
史杰坤表示,电涡流缓速器已经是客车市场的标准配置,配有电涡流缓速器的客车总销量在逐年增多。客车缓速器市场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去年我国7米以上大中型客车产销16万辆左右,只有约2/3的客车配装了缓速器,其中几乎全部是电涡流缓速器,而配装液力缓速器的客车去年销售仅有1000辆左右。
中重型车市场不同于客车市场,对于缓速器要求相对要高。液力缓速器相比电涡流缓速器具有扭矩大、体积小、质量小、无需特殊热防护处理、电磁兼容性好等优势。福伊特驱动中国公司应用技术和项目部经理苏洪运介绍说:“客车自重小,对制动要求相比中重型商用车要低,加上电涡流缓速器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国内电涡流缓速器在客车市场依然有发展的机会,而中重型车只能匹配制动性能更好、有助于车辆轻量化的液力缓速器,但是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成为了阻碍其在国内市场推广的因素。”
去年我国中重型商用车销量约为106万辆,一汽、东风、重汽等国内几大主力商用车企业占据了其中80%以上的销售份额。史杰坤表示,这些商用车企业选择的是低成本路线,而液力缓速器几万元的价格,难以符合这些厂家对商用车辆高性价比的要求,所以液力缓速器一直没有批量化装配。
激烈竞争已经开始
有外资企业加入的零部件市场,竞争往往更为激烈。我国缓速器市场也不例外。“尽管缓速器市场未出现大幅增长,但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史杰坤对记者说,“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具备一定规模的缓速器企业应该有30多家,但有一部分企业生产经验不足、技术储备不够、产品问题较多。进口企业主要有福伊特和采埃孚等,但进口产品价格高,市场难以接受。”由于市场总量还不大,生产企业又多,没有哪一家缓速器企业在市场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对进口企业有一致的看法。首先,进口企业对中国市场以及客户需求不理解,缓速器匹配依然按欧洲标准执行;其次,欧洲产品技术若不调整,难以符合国内使用环境;最后,外资企业售后服务力量十分薄弱,很可能在产品出现问题时造成客户数月无法使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