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年关将至,国内钢铁行业怕是没有心思过新年了。利润过低、产能过剩让诸多钢铁企业叫苦不迭,如今作为污染大户的钢铁业,又被史上最严重雾霾弄得“提心吊胆”。
日前获悉,济南已正式启动重污染应急预案,要求钢铁企业限产、停产。而河北省多地也传来限电、限产消息,河北省武安地区钢厂于本月11日至25日期间,按照今年1-10月平均用电量的50%进行停产、限电。有业内人士称,此次限电、停产力度比以往都要大,限电对象主要是民营钢企。
据了解,济南钢铁、水泥、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共36家企业日前被要求停产限产,保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而国内产钢第一大省河北省也开始大力控制产能,日前,河北武安地区对部分钢厂实施限电30-50%等措施。有业内人士称,如此大力度的限电措施过去从未有过。
据悉,鉴于生产环节的特殊性,钢厂限电停产主要是在轧钢的环节,因此对当地轧钢生产线影响较大。而继武安之后,唐山、石家庄、邯郸等地也相继传出限电、限产消息。
那么,随着钢铁业去产能力度的不断加码,未来限电、限产是否也会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对此,分析师认为,限电、限产在全国实施的可能性很低,因为河北省作为我国第一产钢大省,粗钢产量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之首。目前,该省的粗钢产量为1.8亿吨,产能和产量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4。此前,国家计划在五年内压缩8000万吨产能,其中有6000万吨的任务就压在河北省肩上。因此化解产能过剩的重中之重就在河北省。
此次限电由于重点针对民营钢铁企业,而民营钢企的产能,以河北省为例,去年河北省民营钢企的钢铁产量约4500万吨,约占河北省一年钢铁产量的五分之一,而今年约占到四分之一。显然,短时间的限电对削减钢铁产能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