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青岛海工装备领域的深度创新 蓝色经济“深”字文章集中展示

2013-12-14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前不久,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推动系统,在青岛海西电气有限公司组装完成。这套系统实现了我国船舶电力推进核心设

  前不久,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推动系统,在青岛海西电气有限公司组装完成。这套系统实现了我国船舶电力推进核心设备自主研制的零突破,在海工装备领域的深度创新,是青岛蓝色经济“深”字文章的集中展示。

  世界上迄今建造的最大型水下立管支撑浮体系统、亚洲最大的深海油气平台荔湾3-1上部组块今年在青建造完工,以及国内首台海洋潮流能发电设备投入使用,国内首套自主研制的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和自主研发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已开始取代国外产品。

  今年初,我国海洋经济“十二五”规划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被放在了海洋新兴产业的首位,我国将重点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和海水利用装备。青岛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突破与国家规划紧密相联。

  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领域,我国自主研发、亚洲最大的深海油气平台荔湾3-1上部组块今年5月由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建造完工,这意味着我国在深水超大型油气平台设计、建造能力上取得了标志性突破。7月,由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承建的水下浮体和深海锚座项目正式交付,这是世界上迄今建造的最大型水下立管支撑浮体系统,标志着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高端的深海海工装备制造商行列。

  不仅“深”而且“精”。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领域,由中海油牵头,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参与的我国北方最大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今年8月落户我市。其中,由中国海洋大学研制的我国首台100千瓦潮流能发电装置投入使用,意味我国在潮流能领域的机组生产方面,拥有了自给自足的能力。在海水利用装备领域,青岛华轩水务公司的“海水淡化成套装置生产线项目”将改变国内海水淡化渗透膜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开工建设,2015年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内首条海水淡化设备批量生产线。

  据市科技局海洋处处长杨爱民介绍,除上述创新成果,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以及海洋监测仪器制造等领域,我市相关企业与高校院所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曹丽红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中国高铁迎来契机 装备制造业面临重要机遇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