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参观考察过美国太巴克公司的行业同仁会有深刻的认识,十来个人的加工厂却能年产十万吨优质磨料,如此状况恐怕在国内难以寻觅。太巴克公司磨料生产从破碎、球磨、筛分等所有环节全部实现信息化,均有一台中心计算机控制。这是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在国外磨料磨具行业的真实写照。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国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核心竞争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成本上升等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分工调整对我国工业发展既有挑战,也有实现赶超的机遇。当前,我国磨料磨具行业面临着产品低品位、产能过剩、管理低水平、研发薄弱、钱荒、用工荒等诸多困局。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于破解磨料磨具行业当前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升级之路
磨料磨具作为我国工业的基础,多数磨企还处在从传统工业化向现代产业化转型的历史阶段,产业升级不仅表现在设备、工艺技术的提升,更体现在以“两化融合”为核心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我国磨料磨具的升级之路一定要走“两化融合”之路。
然而,当前我国磨料磨具行业的总体环境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分属两大专业领域,谈到管理信息化,众多的软件公司还处在靠买软件光盘、卖license的状态,软件作为工具不可能自觉完成“两化融合”,而单靠企业方来实现,难度和风险巨大,结果导致单一的咨询与单一的软件实施边界明显,出现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张皮”的问题。当企业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时,先进的信息技术无法转化为中国先进制造的自主创新动力,必须探索出真正实现“两化融合”的新模式。
“两化融合”正改变工业生产方式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正在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有关专家认为,随着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结合得更加紧密,未来工业的生产方式,也将发生显著的改变。因此,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需要更深层次地推动信息技术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以引领颠覆性创新技术的研发,成功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提及“中国智造”的技术核心——信息技术,专家谈到,信息相当于延伸了大脑的智力,使我们做到以前难以想象的事情”。例如,原来谈到网络,只是指通信,现在则远远不仅如此。就拿风头正劲的智能手机来说,虽然打电话的功能与其他手机没有区别,但它的功能早已超出通信的范围,其出色的人性化设计、高品质的感官享受,为我们开辟出智能通讯的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