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月以来,原料价格上涨、环保以及对三中全会等政策预期,钢价开始有意地大幅拉涨,但是拉涨过后没有需求的支撑,只能是盲目空涨难持续。而北方地区的寒冷天气也使得其户外开工日益减少。北材南运亦加重了南方地区供求矛盾,压制南方钢价持续大幅反弹。
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新一届的领导集体将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列方案,对于钢铁行业来说,直接面临的就是进一步的产能淘汰以及产能优化。其一是因为产能过剩带来的库存压力迫使企业必须进行淘汰以及升级,其二是因为环境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日常人们的生活。
“目前国内整体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期待政策面出台类似2008年那样大规模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现实,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的整合势在必行。”模具联盟网首席政策研究员罗百辉表示,钢铁行业对于未来不锈钢管市场景气度的预期主要集中在新一届政府班子对于城镇化相关政策的出台,想借城镇化的契机提升整体行业的需求量以及景气度。
通过对国内市场整个宏观政策面的分析,罗百辉认为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的政策预期并不明显,尽管我国整体经济温和回升,制造业PMI的双回升,均显示出了国内工业经济的回暖,但是钢铁行业的下降趋势并没有改变。
根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指数来看,10月份为47.5%,较上个月回落1.7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处在50%的枯荣线以下。
另外,在世界经济持续放缓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出口的表现也不尽人意。根据中国海关2013年9月的数据统计,9月我国出口钢材492万吨,较上个月减少122万吨,同比下降4.47%。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意见》明确,中央财政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各地财政结合实际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受此影响,钢铁行业的重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着。罗百辉认为,对于需要产能整合、结构调整的行业,可以利用优先股的方式来进行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优化行业结构,典型的比如国家之前公布的过剩产能调整规划的五大行业。
随着业绩和股价的不断下滑,钢铁行业中的个股已成为破净股的集中营之一。统计显示,截至昨日收盘,在钢铁行业的33只成份股中,破净个股已达20只,占比为60.6%。其中,*ST鞍钢和河北钢铁的市净率均低于0.5倍,分别为0.4611倍和0.4685倍。
据悉,2013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净利润62亿元,同比增加295%,持续呈现弱复苏局面。不过在盈利持续回升的情况下,行业仍有大部分产品处于减值状态,资产减值损失较去年基本持平。这样的矛盾可能反映出行业盈利恢复的基础并不牢固,净利润的增长并非完全来源于钢材盈利的回升,而是部分来源于主业之外的因素。
从三季报的业绩来看,上市的钢铁企业呈现出三大特征,首先,三季度行业净利润环比改善较为明显,但净利润率仅为0.76%;且环比扭亏的钢铁公司销售利润率基本都在1%以下。无论是行业还是公司,销售净利润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其次,三季度行业负债率环比继续上升,难以指望通过盈利的途径来改善行业债务高企的资本结构。第三,钢管企业收入增速明显好于钢企,毛利率相对稳定,业绩持续增长。这说明产能过剩的行业经历市场化优胜劣汰的产能调整和结构升级之后,企业增速快于行业增速的特点会导致出现新的投资机会。
从具体的投资策略来看,罗百辉建议关注钢铁行业中的细分龙头公司。在大盘面临下行压力之时,钢铁行业具备一定的防御价值。预计在没有突然发生重大变化之前,行业依然处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