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近年我国数控机床取得一定突破 但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

2013-09-18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中国压铸网/讯)“很多关键工业领域产品的发展,都取决于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水平。”同济大学教授、现代制


    (中国压铸网/讯)“很多关键工业领域产品的发展,都取决于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水平。”同济大学教授、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曙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随着国防、航空、高铁、汽车和模具等重要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量的大幅增长,我国数控机床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高端产品方面仍面临着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下,数控机床需要快速取得突破。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统计,过去5年,中国数控机床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39%.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控机床行业研究员贺丹阳指出,在相关产业带动下,未来我国数控机床的年均增速将超过10%,到2015年,全国数控系统需求将达40万台套,年销售额将达8500亿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在高速化、复合化、精密化、多轴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和一系列突破。例如,2011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12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泰川机床工具集团展出的qmk009数控圆弧锥齿轮磨齿机,弃用了传统的圆柱形砂轮展成磨削法,采用指状砂轮或小直径盘状砂轮,通过多轴联动沿齿廓来磨削大型曲线齿锥齿轮。

  对于我国高端数控机床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张曙认为只进行基础研究不够。“很多企业只关心制造机床,却没有研发能力。”更应该注意人才的问题。“我国现在工程教育的非工程化,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工程实践知识较少,创新能力较弱。”这使得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大量依赖进口,并在技术上受制于人。比如,有些国外高端五轴联动机床的关键软件就限制出口到中国,甚至连使用部门和安装地点也是有所限制的。

  “国内的机床企业大都关心如何做大。动辄是几千人、上万人的规模。而国外企业则更多追求技术的领先,即让自己的产品在其他产品的生产制造中不可或缺。”张曙说。在他看来,目前中国机床企业的竞争机制主要是靠价格和数量取胜,缺乏核心技术。随着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的提高,企业的利润会越来越薄。因此竞争机制亟待转变。

 

 

(责任编辑:陈家明 )
下一篇:

【压铸资讯】山东开泰数字化喷涂生产线技改项目投产,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等

上一篇:

俄铝首席执行官:称中国市场仍对新投资“极具吸引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