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传感器在智能机器人应用上的基本要求

2013-08-01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智能机器人的外部传感器大致可分为力学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接近传感器,视觉传感器,滑觉传感器和热觉传感器等,对于智能机


  智能机器人的外部传感器大致可分为力学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接近传感器,视觉传感器,滑觉传感器和热觉传感器等,对于智能机器人来说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每一个环节传感器都是很重要的,如此看的出来,智能机器人对传感器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下面就列举一下智能机器人对传感器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精度等问题,对于智能机器人来说传感器需要有精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智能机器人在感知系统的帮助下,自主完成人类指定的工作,如果传感器的精度差,会直接影响机器人的作业质量,如果传感器不稳定或者可靠性不高,很容易导致智能机器人出现故障,轻者导致工作不能正常运行,严重者还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因此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智能机器人对其最今本的要求。
  
  其次是抗干扰能力,由于智能机器人的传感器往往工作在未知的环境中,因此要求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振动灰尘和油垢等恶劣环境下干扰能力。重量轻,体积小同样是机器人上传感器的要求,对于安装在机器人手臂等运动部件上的传感器,重量一定要轻,否则会加大运动部件的损坏,影响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对于工作空间受到某种限制的机器人,对体积和安装方向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最不可缺少的一点也就是传感器的安装问题。智能机器人的安全问题首先是它的自我保护,另外一方面则是机器人为保护人类安全不受侵犯采取的措施。人类在工作时,总是利用自己的感觉反馈,控制使用肌肉力量不超过骨骼和肌腱的承受能力。同样,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采用力和力矩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各构件的受力情况,使各个构件均不超过其受力极限,从而保护构件不被破坏。为了防止机器人和周围物体的碰撞,需要采用各种触觉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来防止碰撞。智能机器人的服务对象是人类,为了保护人类免受其害,智能机器人需要传感器来限制自身的行为。

 

(责任编辑:洪祥权 )
下一篇:

大会议程揭晓&展商推荐l邀请您莅临7月17-18日合肥“第十届中国汽车(零部件)智能生产&精益物流协同配合发展论坛”

上一篇:

“黑客机器人”能破解PIN密码 造价仅200美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