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 “寒冬”或再持续5年

2013-06-13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中国压铸网/讯)中国钢铁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金模钢铁网调研数据显示,2012年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04%。业界直言,



  (中国压铸网/讯)中国钢铁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金模钢铁网调研数据显示,2012年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04%。业界直言,销售利润率不如银行利息,投资钢铁不如存银行。
  
  问题在于,钢铁行业的冬天还有多长?6月4日,在第十七届上海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及第五届宝钢学术年会上,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作出了判断。徐匡迪称,目前中国产能利用率因工序、地区而异,中国钢铁企业的产能在不断释放,扩张冲动还在继续,2013年已开工项目为510个,在建投资规模2699亿元,如果上述在建、设计、规划项目全部投产,中国炼铁能力将达9.15亿吨,炼钢能力将达到10.2亿吨。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平稳着陆,钢铁过剩产能将达2-3亿吨。照此推断,预计中国需要5-10年才能完成去产能化之路。徐匡迪引用欧美先例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以后,钢铁产能都会严重过剩。欧盟花了接近20年的时间进行结构调整,才慢慢将过剩产能降至18%的合理水平。
  
  欧盟在调整产能过剩时采用了两个阶段的做法:第一是1980-1990年,欧共体先是限制各国政府对钢铁企业的资助,后又停止欧洲银行对钢铁扩产的贷款,但对降低产能的企业实行资助并安排再就业,称为“自愿限制协议”,实际上是强制竞争力的企业推出市场,这十年共降低产能3000万吨;第二阶段,即欧盟提出了钢铁工业重建计划。三年内再减2000-3000万吨。1993年12月欧盟工业部长会议通过对德、西、意、葡四国国有钢企的合理计划,四国政府向6家国企提供77亿美元,削减产能。
  
  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认为,参照国际经验,通过企业间减量重组是消化过剩产能的合理办法,但对钢企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而在现阶段,钢企可通过优化配料、精细管理、客户服务使企业先保持微利运行。这些做法应成为中国钢铁企业走出严冬的主要策略。

 

 

(责任编辑:陈家明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32亿宁波模具产业园启动 一期工程投8.5亿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