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深圳市德众恒工业有限公司,计算机制造行业一个标志性事件在这里发生:该公司笔记本电脑键盘键帽装配生产线的多位工人的工作将被一个智能机器人外加一个“机器人秘书”(辅助设备)所取代。
记者在现场看到,就像一个熟练的打字员敲打键盘一样,这台刚刚安装调试完毕机器人的两只机器手,在一块键盘模板上快速地“敲”击着按键。22秒,一块笔记本键盘上的键帽就安装完毕。
德众恒是一家笔记本键盘生产企业,董事长陈明告诉记者,三年前,富士康宣称将生产应用100万台机器人后,在业内引起极大关注。出于劳动力成本和招工两方面的压力,要提升竞争力,引进机器人已成企业共识。
陈明告诉记者,近几年,深圳大力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目前公司已在惠州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新基地想有个高起点,待沙井这条机器人生产线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公司将对其生产效率进行评估,可能的话,德众恒惠州基地将考虑大规模上马智能机器人生产线。
此次给德众恒提供智能机器人的是北京紫光智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其机器人技术依托清华大学。北京紫光智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樊玉奇告诉记者,这次的机器人是他们在与企业反复沟通后为德众恒量身定做,价格仅相当于这台机器人所能代替的工人一至两年的人工成本。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最新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从2008年到2011年,中国机器人采用率提高了210%。为何德众恒安装智能机器人被称作标志性事件?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源于:一是中国市场上的机器人绝大多数是国外产品。二是这些国外机器人产品价格动辄上百万元。德众恒安装的智能键盘机器人是全球首款面向键盘装配量身定制的智能机器人,其价格容易让中小企业接受。
据悉,企业引进智能机器人不只是降低劳动力成本,还将收获稳定的质量、快速增加的产量、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从战略高度来看,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势必会改变众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竞争格局,帮助实现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型,彻底扭转单纯依靠不断压低劳动力价格进行竞争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