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江城民企跨界“掘金”汽车零部件

2012-10-26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今年武汉市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各大产业中,汽车产业产值增长28.8%,率先迈进千亿产值的行列。汽车产业已取代钢铁业,成为全市第一

今年武汉市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各大产业中,汽车产业产值增长28.8%,率先迈进千亿产值的行列。汽车产业已取代钢铁业,成为全市第一大产业支撑。

    武汉的民企也纷纷进军汽车零部件产业。之前一直专注于建筑玻璃的长利公司,投资20亿元在洪湖新滩“试水”汽车玻璃,目前项目已经奠基;武汉首屈一指的房企福星集团近日也宣布,将上马年产1000万套的汽车轮胎项目。

    “跨界”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蛋糕”支撑。按武汉市的规划,到2016年,将实现汽车产销300万辆,产值4500亿,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以整车企业对零部件1:1.7的带动效应来算,汽车零部件产值将达7650亿元,“钱景”相当可观。本报记者翟莹

    民企掘金汽车零部件正当时

    早在2009年,长利公司就已具备汽车玻璃生产技术,“打造一个从汽车玻璃原片,到汽车玻璃加工的零部件全产业链。”该公司负责人坦言,之所以“试水”汽车玻璃,主要是看好了其巨大的市场,并透露之前曾有车厂前来考察,“不过当时我们犹豫了一下,没想到错失良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1-9月份数据显示,整车企业产值已过800亿元,但零部件企业仅实现产值256.31亿元,并且大多数是由外资和国资贡献。

    目前,武汉开发区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仅10家,产值15.42亿元,尚不到零部件总产值的一成。相比之下,目前国内最具规模、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福耀玻璃(600660,股吧),就是一家民企,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营业收入48.74亿元。武汉的民企在这一产业中,既有巨大的市场“钱景”,也有巨大的差距。

    有成本优势缺完整产业链

    武汉有神龙、东本、上海通用等多家车厂落户,无论是从采购成本以及市场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为何钱就是落不到民企“袋中”?

    “相较于江浙地区,我们的整车发展快,但是汽车零部件,特别是民营的零部件企业发展起步较晚,还不到十年。”武汉市开发区经发局负责人认为,汽车零部件企业除了对资金要求较高外,还要求企业需要创新能力和技术手段,但目前区内企业相对单一,在技术和研发方面欠缺不少,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难以形成规模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民营零部件企业除了重视科研外,政府的扶持也必不可少。

 

(责任编辑:张玲玲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安徽界首电动自行车铝轮毂自动化生产线研发成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