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镁合金激光表面熔凝技术最新进展

2012-09-26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激光熔凝是利用高功率密度的激光在极短的时间内与金属交互作用,将金属表面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到相称高的温度并使之熔化,随后借助
激光熔凝是利用高功率密度的激光在极短的时间内与金属交互作用,将金属表面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到相称高的温度并使之熔化,随后借助于冷态的金属基体吸热和传热过程使熔化的金属表层快速凝固,从而改变零件表层组织和机能。因为这一过程是在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下完成的,所以得到的硬化层组织较细,硬度也高于常规淬火的硬度。这种技术进步了金属材料及零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及强度和高温机能等。

  在真空前提下,高亚丽等对AZ91HP镁合金进行了激光熔凝处理。结果发现镁合金激光熔凝层主要是由α3/Mg相和β-Mg17Al12相所构成。跟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加,熔凝层硬度、耐磨性也随之增加。但在不同扫描速度下,激光熔凝层耐蚀性较基体镁合金有所降低,且跟着扫描速度的降低,熔凝层耐蚀性下降幅度增大。

  AKousomichalis、曾爱同等用KrF激光在真空前提下照射打磨过的AZ3lB4H试样表面。发现试样表面显微形貌为波纹状,并且激光处理后表面与没有处理的试样比拟呈张应力。激光处理层30μm显微硬度比基体的低,激光处理过的试样耐蚀性有较大的进步。

  采用Nd:YAG激光器,DDube等对AZ91D和AM06B两种镁合金进行了激光熔凝处理,其微观结构呈树枝状,晶粒得到细化,固然经由激光热处理的AM60B镁合金的侵蚀机能高于AZ91D,但并没有获得明显的进步。甚至在某些工艺参数下会明显降低耐侵蚀机能。Yaojun等在AZ91D镁合金表面进行激光熔凝,熔凝层形成的微观组织结构较平均,相应地进步了激光熔凝层的耐磨性。利用2kW连续波的CO2激光器,G.Abas等对A3Z1、AZ61和WE43镁合金表面进行激光熔凝,熔凝试样在20℃下被浸没在pH值为10.5的氯化钠(质量分数为5%)溶液中10d,结果显示经由激光熔凝后的镁合金的耐蚀性得到了进步,细化了合金的微观结构,增加了合金元素在。相固溶体中的浓度,使β相分布得更平均,形成了1层耐蚀层。

 

(责任编辑:张玲玲 )
下一篇:

【压铸资讯】现泰铝业量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造基地项目开工,多家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出炉等

上一篇:

临沂强力打造四大矿业经济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