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3月始,铝锭价格持续下跌,沪铝3月价格一度自高点跌至15000点下方,跌幅为11%。虽然目前铝锭价格回至15500附近,但本人以为未来几年“价格下跌”是铝市的基调,即便下跌后出现反弹,反弹空间也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全球铝市供大于求,中国却仍在西部大肆进行产能的非理性扩张,铝行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不断下移,价格下跌空间打开。
中国铝冶炼产能增长迅速,全球市场供大于求
据IAI统计,2012年全球铝锭冶炼产能(除中国)为2706万吨,与2011年几近持平,同比增速为0.17%。同期中国铝冶炼产能增长219万吨为2680万吨,同比增速为8%。也就是说2012年中国铝锭新增冶炼产能占全球新增冶炼产能近97%。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下滑,铝锭需求疲弱,随着供应的增加,全球铝锭供大于求,库存高启,现货价格也应声而落,LME3月价格一度降至1849美元/吨,为2010年6月以来最低点。
边际生产成本下移,价格趋势下跌
中国铝锭产能占全球产能的50%左右,近年新增产能占到全球新增产能的80%以上,因此,中国铝锭边际成本的变化对全球铝锭定价有着显著影响。铝锭是能源密集型产品,因此近年国内新增产能多集中在能源价格较低的中国西部,只有具有低成本优势才能在过剩的市场中胜出。据统计我国西部有自备电厂的冶炼厂生产成本均在2000美元/吨以下,而外购电的冶炼厂生产成本均在2300美元/吨附近。
随着国内铝锭冶炼产能的西移,中东部等高成本地区的产能终将被淘汰。因此产能西移的过程也就是边际成本下降的过程,只不过在“西迁”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的保护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使得此过程人为的变长,很多亏损产能将继续生产,这必将在中短期内给市场带来供应压力,使得价格将在较长时间维持下跌趋势。
中长期看,高附加值铝材出口有望减轻国内市场压力
由于国内产能的快速扩建,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成为“价值洼地”。但是不管从国家的产业政策上来说还是从目前的“沪伦”比值来说,铝锭及其简单加工品都不能够出口,而高附加值的铝材出口就成为这个行业的唯一选择。
从中国金属网统计数据得知,2012年2月(0退税的)铝材出口比例为53.9%,而2012年6月此数值就下滑至29.6%,相应的13%出口退税的铝材出口比例由2月的46.1%上升到6月的70.4%。中长期看,随着国内铝加工行业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铝材出口有望继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望减轻国内过剩市场的部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