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如何让中国模具行业更健康地成长

2012-08-09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1、国家政策上要重培养。  一方面是对外资、民营给予同等对待,在税收等政策上要多听听行业的声音。之前备受汽车行业关注

   1、国家政策上要重培养。

  一方面是对外资、民营给予同等对待,在税收等政策上要多听听行业的声音。之前备受汽车行业关注的模具进口议案,提出征税的标准并不是按照的“B级”“轴距”和“排量”来划分,而是按照价格来划分,即进口的模具如果是生产30万元以上的汽车,建议给与免税,否则照章纳税。这样的议案促进了一些中低质量的模具在国内生产,确实有利于国内行业发展,不妨多参考。

  另一方面国家重点培养一批骨干企业。几年来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模具制造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在已公布的95家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的名单中既包含了中国汽车覆盖件模具重点骨干企业、中国大型精密塑料模具重点骨干企业、中国铸造模具重点骨干企业等大类模具企业,也包含了中国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重点骨干企业、中国特种玻璃模具重点骨干企业等小类模具企业,起到“领军”的作用。

  2、发展集群式生产方式。

  模具城(园区、集聚生产基地)与模具联盟能为广大模具企业提供多方位服务。作为工业信息化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重要内容,模具行业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模具行业中小企业精益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启动说明会将是国家对实体经济中,中小企业为对象建立多种形式的服务平台的一个具体服务形式,必将助力园区建设,提升中小模具企业水平,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会得到更快发展,其各项服务功能和对广大中小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作用也将更加显现。

  近年来,模具集群式生产方式得到发展,全国“模具城”共有50多个,已建成的“模具城”有东莞横沥模具城、浙江余姚模具城、昆山江苏省模具工业实验区、宁海模具城、中国(泊头)汽车模具之乡、黄骅模具城、长沙国际模具城、成都模具工业园、北仑模具园区、大连模具城等已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延伸产业链,降低综合经营成本,促进集群内部竞争与合作,促进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的形成。集群式的生产方式不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工厂进驻,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平台共享,共同提高生产水平。

  3、严谨培养人才,向更难更复杂挑战。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认为人才是影响企业观念的重点,一直以来企业为何重买入不重培养?就是人才问题。为何我们生产不出大型、复杂的模具?也是人才。技术可以买入,设备可以买入,但人才只能我们培养。目前许多企业已经广泛应用CADCAMCAECAPPPDM、PLM、MES、ERP之些生产工具,也重视高新技术,但仍然缺乏对人的培养。要真正突破我国模具技术瓶颈,模具企业应当重新评估用人,稳定企业技术人员的结构,技术研发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有创新有突破。这样才能在高端技术上突破国外巨头的垄断,摆脱技术进口的被动,迎来中国模具的真正发展。4、发展高端机床装备,积极应对高精需求, 模具产品向更加大型、更加精密、更加复杂及更加经济快速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模具产生也日益产生更大的效益。

(责任编辑:曾雅男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江浙地区压铸产业发展严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