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制造行业有一个共识,即中国经济的高红利时代已经开始过去,2012年中国经济转型的重点在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机床行业作为机械行业的工作母机,转型升级的紧迫性更为明显。
据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建设、重点工程所需的高档床主要依赖进口,国产中档数控系统市场中国占有率只有5%,而高档床所需的数控系统95%来自境外,功能部件中国市场占有率仅为30%。另外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数控金切机床市场上高、中、低档机床的消费比重在消费量上约为5:5:4.5,在消费额上约为15:7:15。这表明中国缺少著名的跨国机床集团和世界级的“精、特、专”企业,国产中低档机床占据中国机床产量的一半以上。因此,中国机床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是中国机床企业变大变强的必然选择。
据专家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包括机床行业必须尽快做好两条路的准备,即中国企业先走出去国际化,然后走回来本土化。经过这一过程,中国企业升级为中国创造,建立国际化品牌,培养国际认同的一流品牌,再获得中国市场的认可是轻而易举的。
实际上,中国机床企业已经有一批走出去的企业,如沈阳机床、秦川机床、上海机床、星火机床等,但走出去并不等于获得了国际一流的制造水平或水准,如何经营,如何嫁接才是考量的重点。
“取法其上,乎得其中。”若想引领中国市场,必须瞄准世界市场,只有让中国品牌先走出去与狼共舞,才能真正炼就强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