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铜进口量大幅下降 融资性需求剧减是主因

2012-07-13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铜进口量大幅下降,融资性需求剧减是主因 。中国海关总署7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进口的未锻造铜及铜材为34.62万吨

  铜进口量大幅下降,融资性需求剧减是主因 。中国海关总署7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进口的未锻造铜及铜材为34.62万吨,环比下降17.5%,并创下年内月度新低。进口数据公布之后,当日内外盘铜价均出现回落。业内人士表示,融资性需求的减少是铜进口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进口量下滑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国际市场上中国买盘的缺失不利于支撑铜价。

  “南方电网部分项目推迟招标,国家电网的一些招标项目订单也很有限,总体上来看,电网带来的电线、电缆消费确实增长不足。”金瑞期货研究员叶羽钢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但是铜进口量的大幅减少,并不能简单归结于铜需求也出现了大量减少。

  “6月中旬,上海保税区铜库存约为50万吨,现在保税区铜库存还在下降。”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保税区内的高库存也是促使进口量减少的原因之一。”广西有色金属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内的铜供应一直难以满足需求,进口量减少后,一些企业就转而使用保税区内的铜。“6月份进入国内市场的铜主要来自于保税区,但是从保税区进入国内市场的铜并不计入进口数据”。

  据了解,今年前五个月,中国精炼铜进口较之前一年的90.5万吨猛增80%至163万吨。而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口精炼铜有近70%—80%属于融资性进口。“原来大多数铜贸企业通过银行开具的延期付款美元信用证购入进口铜后,将其注册成保税库仓单进行融资,但目前已有所改变。”上述负责人表示,融资性需求的降低是铜进口量出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沪伦比值约为7.3,而考虑到目前的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这一比值需要达到7.4以上进口融资才不会出现亏损。”叶羽钢表示,沪伦比值低是造成铜融资性需求减少的另一原因。

  另外,中国贷款基准利率的降低和货币政策的逐步放松,减少了铜融资性需求的积极性。“距离6月8日的基准利率调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再次降息,市场的融资利率下降,使人民币和美元间的息差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融资铜的套利空间。”叶羽钢表示。

  据了解,一些商业银行为控制风险,已在大宗商品融资上采取了更为谨慎和严格的审核手段,这对铜融资积极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进口量下滑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国际市场上中国买盘的缺失不利于支撑铜价。而即将发布的二季度的经济发展数据可能会延续一季度的下行态势,铜价短期内或将呈现弱势格局。”叶羽钢表示。

 

(责任编辑:张玲玲 )
下一篇:

“双铝”价差扩大,铝合金锭利润空间大幅下降

上一篇:

家电行业上半年见底 回暖或从三季度开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