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超标频现 你被污染了吗?
4月15日,央视曝光修正药业、通化金马等厂商用铬金属严重超标的皮革制造药用胶囊。金属铬进入人体细胞,将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该事件被曝光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近来,重金属超标频现,你被污染了吗?
被曝光的13种铬超标药物
生产企业 | 药品名称 | 产品批号 | 铬含量 |
青海格拉丹东药业有限公司 | 脑泰康胶囊 | 1108204 | 39.064mg/kg |
青海格拉丹药业 | 愈伤灵胶囊 | 1008205 | 3.46mg/kg |
长春海外制药集团 | 盆炎净胶囊 | 20110201 | 15.22mg/kg |
长春海外制药集团 | 苍耳子鼻炎胶囊 | 20110903 | 17.65mg/kg |
长春海外制药集团 | 通便灵胶囊 | 20100601 | 37.26mg/kg |
丹东市通远药业 |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 | 20111203 | 10.48mg/kg |
吉林省辉南天宇药业股份 | 抗病毒胶囊 | 91102 | 3.54mg/kg |
四川蜀中制药股份 | 阿莫西林胶囊 | 120101 | 2.69mg/kg |
四川蜀中制药股份 | 诺氟沙星胶囊 | 911012 | 3.58mg/kg |
修正药业集团 | 羚羊感冒胶囊 | 100901 | 4.44mg/kg |
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 | 清热通淋胶囊 | 20111007 | 87.57mg/kg |
通化盛和药业股份 | 胃康灵胶囊 | 111003 | 51.45mg/kg |
通化颐生药业股份 | 炎立消胶囊 | 110601 | 181.54mg/kg |
胶囊含铬量相关规定
据了解,对药用胶囊的生产标准,我国曾于2010年3月进行过重新修订,当年10月正式执行。当时出版的国家2010版药典对“明胶空心胶囊”作了进一步要求,相比2000年版的标准增加的一个检查项目正是包括铬在内的重金属检查。药典中明确规定,每千克胶囊的含铬量不能超过2mg。
如何辨别“毒胶囊”?
第一,一般工业明胶做的胶囊质量比较差,相对比较脆。有的胶囊一捏就碎了,或者是打开之后一碰就碎,那么这种胶囊里面胶的成分很可能是工业明胶。
第二,胶囊颜色越鲜艳的越要小心。因为食用明胶是透明的、白色的,很干净,而工业明胶杂质多。如果使用了工业明胶,厂家会多加些香精、染色剂、着色剂来掩饰杂质,所以颜色越鲜艳越有可能是工业明胶做的胶囊。
第三,工业明胶做的胶囊很多不光质量、材料、工艺、环境上差,很多胶囊口是松的,很容易拧开,如果发现胶囊质量比较差,胶囊口容易松动,那这个胶囊是用工业明胶制作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毒胶囊”如何逃过监管
◆企业自检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胶囊、包装盒等在内凡与药品有关的原材料,在进入药企后都必须按批次进行严格而繁琐的检查,其中就包括对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然而,由于检测重金属的量子吸收光谱价格很昂贵,部分药企只得将重金属检测委托给其它机构,但与此同时又进行药品的生产。这一做法直接导致检测结果和生产脱节,当检测结果出重金属超标时,使用有毒材料制作的药已经生产,从而为有毒胶囊流入市场提供了方便。
◆政府抽检
药监系统在药品出厂时及出厂后等环节进行抽检。药品的检测一般有如下几个环节:药品出厂时要进行一次全部检测,一般由药品生产厂家自检;药品出厂后,药监部门会进行一次强制抽查;此后,药监部门还会不定期地针对不同药品进行抽查。
药物安全相关事件:螺旋藻铅超标
根据新华社的送检结果,8个螺旋藻蓝帽样品中,有6个样品的铅含量严重超标,其中不乏知名品牌,比如“绿A”和“清华紫光(金奥力)”均超标80%;“汤臣倍健”超标100%;“康特力斯”超标820%。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结果则是,媒体报道的绿A、汤臣倍健和金奥力牌等产品的铅含量并不超标。
两个版本的检验结果显然出现矛盾,但仍在市场上引起哗然大波。
评论:
不安全的“蓝帽”、铬超标的药品,都令我们心有余悸。我们不知道在铅超标、铬超标后还有多少“超标门”席卷而来,令我们防不胜防。药物和保健品关乎人们的健康,但正是这些药品却成了不健康的隐患。这背后恐怕牵涉了太多的利益链条和权力寻租,从源头抓起才能还药品、保健品市场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