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Wardsauto网站报道, 前不久中国政府颁布了新的公车采购名单,多款海外进口豪华车由于新的规定大多被排除在外。外媒认为公车采购新政向中国自主品牌倾斜。然而,外媒认为公车采购只占车企中国销量的一部分,即使有所下降,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同时,各大外国车企也在努力寻找趋利避害的对策。新公布的政府用车采购名单不包括国外豪华车品牌。外媒表示新的公务用车采购名单与中国一贯坚持的公平和开放原则相悖,这一新公布的政府公务用车采购标准是“雷声大雨点小。”
公布的412种车型全为中国国产品牌。无国外汽车品牌符合公务用车采购标准:排气量1.8 升(含)以下;价格18 万元(约28270美元)以内;汽车制造商过去两年内在中国研发投资至少要占销售总额的3%。超过标准的豪华车品牌,如奥迪,宝马,别克不在名单内。
最后一项标准令人费解,2010年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商,如上汽、东风、长安、一汽在产品研发上的投资仅为销售收入的0.5%至2.5%;而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投入的比例达2%至3%;国外汽车制造商,如大众、通用、本田已超5%,福特、丰田、标志、雪铁龙也超4%。
15到20年前,中国汽车制造产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府采购量几乎等于国内的销售总量。但随着时代变迁,政府采购量占国内总销售量比重明显降低。
据LMC Automotive公司报告显示,2011年1月至5月,中国注册车辆达400万辆,其中中国各级政府机构及国有企业采购量仅占8.6%,即464000辆。LMC一项检测表明,2010年10大热销国外汽车品牌在华销售量达720万,政府采购仅占14%,新出台的规定仅会影响7%的销售量。例如,奥迪一直是中国公务车首选。一辆奥迪A6售价约355000元人民币,折合56000美元,为政府进口用车采购限制价的两倍。2010年德国汽车制造商在华销售量达227938辆。LMC Automotive分析员Jenny Gu表示,近年来汽车购买力逐步转向个人用户。“2011年,政府采购量仅占奥迪销售总量的20%,2012年这一比重会进一步降低。”
中国国产品牌竞争力有限。LMC表示2011年政府用车中国品牌仅占6.7%。国产品牌似乎无法体现政府官员的身份和地位。LMC分析员Marvin Zhu 表示:“中国官员偏好国外汽车品牌,如奥迪、大众、别克、丰田、本田、日产等,国外品牌占政府采购量的80%以上。”他还表示,中国约有300万辆公务用车成为个别官员专用车,要么转为私用,要么大多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目前,各大外国车企正在努力寻找趋利避害的对策。外国汽车品牌对发动机进行改造,推行涡轮增压发动机,规避第一项标准。大众已经发行排量为1.8L涡轮增压帕萨特,奥迪、别克、日产有可能效仿大众的举措。
一些中国官员热衷的汽车制造商还可能对车型进行改造,用一些价位更低的装置替换高价位装置以降低生产成本,以满足中国政府对“合适价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外媒以对于新规定的落实与执行仍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