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外企卡位 本土车企何时出现“泰坦尼克”?

2012-04-12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目前,我国的压铸模具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压铸模具业仍然处在一个大而不强的

    目前,我国的压铸模具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压铸模具业仍然处在一个大而不强的局面,我4月10日,让影迷期待已久的《3D版泰坦尼克号》又将引爆电影市场。与此同时,各大车企纷纷公布了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份里,一系列让人惊喜的数据。在2012年的第一个季度,德系、日系、美国车企仿佛一下子就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然而,在数据的背后,助推两大车系不断刷新成绩的竟然只有两个因素,不是欧洲市场的复苏,也不是印度市场的活跃,而是美国和中国车市的火爆。<?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德日美车企一季度各显神通

    尽管欧洲市场继续萎缩,但在中国的强劲需求和美国加速复苏的推动下,德系车生产商3月份的销量进一步增长。按销量计,宝马是全球最大的豪车生产商。宝马(BMWAG)、戴姆勒集团(DaimlerAG)旗下的梅塞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品牌和大众集团(VolkswagenAG)旗下的奥迪(Audi)品牌都已报告关键外国市场销量上升。这种增长是各家公司在中国进一步扩张、并在美国提高产量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仍在增加,而3月份美国市场小汽车和轻型卡车的销量同比增长接近13%。

    3月29日,新产的奔驰汽车停在戴姆勒位于匈牙利凯奇凯梅特的一家新工厂外面。书面讲稿显示,宝马销售负责人罗伯森(IanRobertson)在纽约国际汽车展上说,2012年一季度业绩非常突出,创下了公司历史上的最佳纪录。罗伯森说,这个季度我们在美国实现了16%以上的增长,而随着新的宝马3系轿车上市,以及随着宝马X1(SUV)于今年9月份向美国市场推出,预计还会更上一层楼。但是宝马的增长主要还是在中国,宝马表示,一季度在华销量超过75000辆,较去年同期的58506辆上涨了约30%。

    先看欧洲车企,戴姆勒公司周三公布的2012年盈利目标和以前公布的一致,同时报告一季度奔驰车销量增长12%。该公司表示它仍旧预计今年销量会有大幅增长。戴姆勒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卡车生产商,报告显示卡车销量在一季度增长了20%。奥迪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市场的繁荣对于汽车生产商的重要性。它预计,继3月份增长37%之后,未来几个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会继续呈现两位数的增长。今年一季度,奥迪在华销量增长40%至90,063辆。据预计,A6L车型的推出将会继续推动销售。这款车将在4月23日开幕的北京车展上展出。

    当然,美国车市的升温对于欧洲车企而言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3月份,在美国市场的增长给欧洲豪华车生产商带来进一步提振,部分消除了外界对于各厂商正变得过度依赖中国市场的担忧。不过由于汽油价格居高不下,美国市场的复苏主要是由小排量省油车的需求带动的。3月份宝马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增长13%至26382辆,奔驰增长13%至25508辆,奥迪增长18%至创纪录的11585辆。

    再将目光转向日本和美国,其中丰田汽车旗下各品牌车型在中国销量达86000辆,较之去年同期增长2.2%。1-3月,丰田汽车在华累计销量达211500辆,同比增长1.8%。另一大日系品牌本田汽车的销量达65416辆,较之去年同期增长11.6%。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汽车企业也有出彩的表现,2011年福特汽车利润增长超过了60%,尽管在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相对下降了13.6%,但是其在美国市场的增幅超过了10%。通用汽车公司3月份美国市场销量增长12%,因节能车型销售火爆。购车网站Edmunds.com之前预计,通用汽车3月份美国市场销量将增长21%。据该网站称,预计3月份美国新车销量将较上年同期增长17%,较2月份增长26%。通用汽车3月份销售汽车231,052辆,销量高于上年同期的206621辆,较2月份的209306辆,增长10%。 国压铸模具产业的发展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向压铸模具强国转型。减少低档次产品和高能耗设备的利用,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走“精”、“专”、“强”的路线,增强压铸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也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意识的树立,形成自己的压铸品牌,以提高我国压铸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压铸模具产业的快速发展。  被国外车企蚕食的中国市场份额

    一边是国外车企的高速增长,一边却是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艰难突围。仅仅从数据而言,国内各大汽车品牌依旧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例如吉利帝豪同比16%的销售增长,长安奔奔MINI、长城腾翼C30、比亚迪S6月销过万辆的喜人业绩。但是,在与国外车企的竞争中,本土车企的市场份额正一步步的被蚕食。据乘联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2012年前两个月销量为57.3万辆,同比下降了14.0%。其中自主轿车共销售45.29万辆,同比下降16.92%。从市场份额来看,今年前两个月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已降至28.9%,其中自主轿车市场占有率为27.86%,几乎回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下降幅度创十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其市场份额正在被持续增长的欧美系合资品牌一步步蚕食。

    这是一场不公平的竞赛。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所面对的不是一汽大众、东风日产等,而是大众集团、日产集团等。跨国汽车公司举全球之力,用摊薄的研发和采购成本,加上品牌溢价能力与羸弱的自主品牌对决,注定不是公平的较量。随着合资品牌产品线的持续扩张,自主品牌的压力与日俱增。随着以天籁为代表的中高级轿车价格战全面开打,随着合资品牌的中低端车型,如凯越、阳光等大幅让利,自主品牌的唯一所具有的价格优势也开始被迅速击穿。

    品牌战役或造就“世界级的中国泰坦尼克”

    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然而我们却始终处于一个中低端的位置,成为国外车企的附庸或者雇工工厂,最显著的问题在于科技。缺乏自主的、创新的能力,亦更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品牌。从模仿德系车,到模仿日系车,从青睐于美国大功率汽车,到目前专注于节能减排的新能源车……似乎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自然难以形成一种风格。

    可喜的是,随着奇瑞在品牌建设上的成效:它的销量减少了5.9%,但是利润却增长了19%,中国的本土车企也开始将目光专注于自己的品牌建设。尤其是随着政策对本土汽车的扶持,以及车企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从公车采购上,政府全面向自主汽车倾斜,到红旗、上海、北京牌汽车的复活;厚积薄发的吉利全球鹰推出了GC7、GX7,以五星安全的设计、更先进的底盘调校性能和高效率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开始向市场发起新一轮冲锋;长安今年将有五款乘用车上市,首款车型逸动在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首发后,经过几千名工程师细细打磨后,携不逊于合资品牌中级高端车的性能,以更激进的售价杀向市场。

    此外,一汽欧朗、广汽传祺GS5、风神A60、比亚迪新F3、F6等一大批全新车型列阵上场。这批新车尽管在技术和品质上也有不小的差异,但整体与合资品牌的差距在快速缩小,有些车型如全球鹰GX7的安全性能、长安逸动的静音功效、荣威350的智能交互系统都超过同级别的合资品牌。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自主汽车远远不到唱衰的时候,而是勃兴的又一次起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出现“一艘”在世界车市上扬帆起航的“泰坦尼克”。

(责任编辑:刘鸣 )
下一篇:

2025杭州国际安防产品展会(杭州安博会)团队走进石家庄宣传

上一篇:

江苏恒立6亿元高精密度液压铸件项目推进产业链前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