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车内空气质量指南催生零部件市场机遇

2012-03-16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3月1日,《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发布,引起了汽车厂商与消费者的共同关注。但

  3月1日,《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发布,引起了汽车厂商与消费者的共同关注。但是,《指南》目前仍是一个推荐性标准,对于汽车生产企业的约束力不足。

  日前,在京举办的“沃尔沃汽车(微博)车内空气质量研讨会”上,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祝礼建议,应将《指南》这一推荐性标准上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减少车内空气污染,保障司机和乘员的安全。而要保证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标准,车企在成本和利润上就得做出让步。

  “从零部件的角度来讲,对于有技术生产无污染零部件(皮革、织物)的企业,严控车内空气质量是一个商机。这不仅带动了整车生产企业,也带动了相当一部分零部件企业。”沃尔沃汽车研发部副总裁沈峰日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

  据有关专家介绍,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汽车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化学制剂以及车内装饰物所释放的有毒气体;二是车外不洁空气进入车内后,未经过有效过滤。

  因此,要提升车内空气质量,原材料的申报和使用以及零部件的质量即成了问题的突破口。小到皮革和织物,大到空气循环净化系统,这些细节都能以数据的形式来刷新以往人们的认知。

  《指南》的颁布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也刺中了那些还没有制定相关技术指标的车企软肋。对此,沈峰认为,要把车内空气质量搞好,就不能只关心钱。“对于空气质量,中国政府都明确表示不会通过牺牲老百姓的健康来获得GDP的增长。”沈峰说,“作为汽车厂商也应该有同样的立场,就是不能通过牺牲消费者的健康来追求最大利润。”

  对于零部件细分市场来说,《指南》的颁布实施背后可能酝酿着巨大的商机。当汽车整车厂开始重视车内空气质量时,将直接给相当一部分的零部件商带来发展机会。

  从这一点来看,《指南》及更多涉及汽车质量、安全和环保标准的实施,或许将加速这一机会的到来。

(责任编辑:张玲玲 )
下一篇:

压铸头条丨小鹏G7采用前后一体铝压铸车身、压铸铝超高强钢异种金属高强度连接技术取得突破、“星空计划”首款车型 2027 年投产

上一篇:

国际零部件巨头联手全国巡演 售后市场争夺白热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