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9年首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后,今年中国仍将继续蝉联全球冠军的宝座。
昨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公布,11月前,国内乘用车(轿车类产品,含轿车、SUV、MPV、微客)销量为1185万辆,美国同期所有类型汽车销量仅为1041万辆。加上仍未公布的商用车销量,预计中国前11月汽车销量将超过美国300万辆以上。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乘用车销量为128.11万辆,同比增长27%。前11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185万辆,同比增长31%。
国内乘用车生产企业中,销量最高的是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两家车企11月销量均超过10万辆。其中上海通用前11月销量已达94.8万辆,有望成为中国第一家年销量超过100万辆的乘用车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10月,我国汽车销量已达1467.7万辆,超过去年全年。同期美国汽车销量仅有500万辆以上。比中国足足少出954.45万辆,加上12月是中国中国汽车传统消费旺季,汽车全年销量蝉联全球第一已成定局。
别以“第一”为荣
“堵车”、“停车难”,已经让国内各大中心城市沦为“堵城”,其祸首就是汽车保有量太大,所以看到这个“蝉联全球第一”时, 真的高兴不起来。
据调查,北京的自行车出行比例在下降,目前只占8%与此相对应,小汽车却承担着大量的短距离出行。在北京低于5公里的出行中,小汽车占到40%,这说明北京的小汽车存在过度使用的问题。
北京如此,其它各大中心城市包括福州,也免不了俗。
作为“五子”(妻子、孩子票子、房子、车子)之一,国人把拥有一部车作为生活的一个梦想。在中国,汽车绝对不乏购买力,到各地驾管所看看络绎不绝的考试人员就知道了。不可否认,在充当刺激经济的“速效救心丸”角色时,车市可谓功效显著。
不过,眼下汽车消费不是购买力问题,而是城市资源是。否能承载得了,如道路、停车场配套、环境等。如果撇开这些,放任市场延续“全球第一”,“终有一天,中国马路将成为世界最大停车场”,有人这样断言。到那时,我们将为如何移动这些“铁盒子”而大伤脑筋,城市将失去效率。、 道理不难懂,我们需要呼吁政策制定者动用经济、甚至法律手段来引导国人理性消费,千万别再落下“证券下乡让农民炒股”这样的笑话了。